驭才之术弃短用长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3期
唐·赵蕤
昔伊尹之兴土工也;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推,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臣不如阴朋,请立以为大行;辟土聚粟,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以为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不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以为大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焉。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黄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附子也),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獐不能企;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赵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悖矣。
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
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
议曰:魏桓范云:“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书策为先。分定之后,忠义为首。故晋文行舅犯之计而赏雍季之言,高祖用陈平之智而托后于周勃。”古语云:“守文之代,德高者位尊;仓卒之时,功多者赏厚。”诸葛亮曰:“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
[注释]
[1]眇(miao):瞎了一只眼睛。
[2]伛:腰背弯曲,驼背。
[3][4]:均属朝班礼仪。
[5]踵:脚后跟。
[6]狱:官司,案子,诉讼。
[7]折中:适宜,适当,公正。
[8]诬:捏造罪证(状)陷害人。
[9]挠:屈服。
[10]决取:获取。
[11]爱:吝啬,吝惜,舍不得。
[12]军:用兵
[13]橐(tuo):(书)一种口袋。
[14]悖:荒谬,错误,违背道理。
[15]行:德行,品行。
[16]笃:笃厚,忠实厚道。
[17]曩(nang):(书)以往,从前、过去的。
[18]文:文化、礼义、礼乐典章制度。
[19]仓卒:意外、变故、天下变动、战乱。
[20]广众:团结民众。
驭才之术弃短用长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