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成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一、幼儿园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在观念认识上,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的把握片面肤浅1、对生成性教学的意识比较淡薄
访谈中涉及一具体情景:班上有个小朋友带来几条蚕,引起了小朋友的关注。几天来他们经常围着观察蚕宝宝,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蚕宝宝身上好多脚”“蚕宝宝吃什么?”“它有牙齿吗?”等等。这时作为教师您怎么做?是按照您的教育计划开展课程还是把它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探究?
当遇到这类问题时,很多教师坦言道,“如果让我单纯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会给以肯定地回答。”但是在现实情境中,幼儿园教学都是按照教学计划来的,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经常会采用否定、忽视、转移注意力或许空愿的策略。可见很多幼儿教师还未意识到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产生的,而不只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成为“计划”的奴隶。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1、在教学实践中,对生成性教学的价值判断把握不透,错失生成时机 访谈中问到:“您有没有生成性教学的经验,您觉得符合哪些标准就可以作为生成性教学的资源?”很多教师感觉难以回答或干脆说根本不知道生成的时机对不对。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在这方面确实有所不足。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是生成性教学对教师素质的深层诉求,因此教师面对幼儿随时迸发的想法,产生的疑问,激起的兴趣等应能及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2、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教育机智,生成回应策略有待提高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预先选择的教学内容,环境材料的设置等会不符合孩子的兴趣,而孩子的兴趣又不能及时为老师所注意,因此会出现老师忽略生成因素中隐藏的教育价值,从而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回应,没有做到根据生成的情景进行策略选择。
3、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的反思能力有待提高
反思要求教师是研究者,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 / 4
但是从访谈中发现教师把反思当作任务去理解,只是简单地写进教案,变为形式。因此在教学中会出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总是重复同样的问题,毫无改进,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针对问题xx的策略
(一)加强幼儿教师对生成性教学的认识 1.强化生成性教学的意识
(1)针对教师生成课程意识淡薄的问题,通过对生成课程概念内涵的分析,从理念上帮助教师理解生成课程的涵义,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和组织课程,这样做的意义价值在哪里,特别是生成课程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强化教师生成课程的意识。
(2)教师理解了生成课程的理念和价值后,在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中引进生成性教学的思想。比如在考虑教学活动方案时,多几种假设,多几种课程发展的可能性,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付。
(3)在实际教学中,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时,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工作;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教学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应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
2.转变生成性教学的观念
“生成”作为一种课程的基本观念,与传统中的预设性教学并不矛盾。一方面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幼儿园教养目标为导向,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进行预设。另一方面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是在幼儿园特殊的教育对象和环境下,幼儿园的预设必须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广泛的生成性教学的资源,利用教学机智建立动态健康的生成课程观。
(二)提高幼儿教师生成性教学的能力 1.提高教师生成性教学价值判断的能力
2 / 4
幼儿园教学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因此价值判断作为教学中关键的环节,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价值判断能力,做幼儿生活的有心人。
2.提高生成回应策略的能力
当孩子生成问题时,教师的回应方法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热情,教师应依据不同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目标与教育策略。
(1)对幼儿进行鼓励引导的策略
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所主动提出来的问题,是幼儿个体对自己活动的知觉,教师对此应加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比如在开展“香香的蔬菜”这一活动时,幼儿对玉米的皮、须、玉米粒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观察玉米外形特征的同时,他们尝试着把玉米身上的米粒剥下来。由于生玉米比较硬,嘟嘟在多次尝试后仍找不到剥玉米粒的缺口,用求助的目光望着教师,教师暗示他:“看看别的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当涛涛提出大拇指有点痛时,教师提醒她:“有很多手指可以帮忙”;当杰杰小朋友无法坚持把一个玉米剥完想离开位置时,教师加入他的活动中:“老师也来试试……真的不好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当他看到老师还“不懂”方法时,来劲了:“应该这样剥……”孩子们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教师。
(2)设置悬念的策略
当判断幼儿生成的问题有价值时,教师应采用强化、鼓励的策略,必要时还可灵活调整原有计划,开发孩子的思维,求得意外收获;亦可设置悬念,以引发他们对此问题更大的关注,鼓励幼儿探索问题。过程中可创设幼儿探索、实验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幼儿自主收集资料,在实践体验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
3.提高教师生成性教学的反思能力
教育反思就是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由此可见反思是
3 / 4
一种促进教学不断进步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反思这一步,需要教师结合教育理论,不断总结成败得失,反省教育行为。教师最好坚持写教育反思笔记,内容可以是记录教学情境,对值得深思的问题进行摘录,同时也可以捕捉教育灵感等等。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