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一)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解析】 内环境不包括细胞内液。外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只有剧烈变化才有可能破坏稳态。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 B
2.(2013·包头高二期末)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应包括( )
A.维持血浆渗透压 B.特异性与抗原相结合 C.运输O2
D.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中蛋白质的作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的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中的抗体能特异性与抗原相结合;血浆中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运输O2是血红蛋白的功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血浆中的蛋白质。
【答案】 C
3.(2012·福建师大附中检测)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
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解析】 传入神经是把兴奋传到中枢的,传出神经是把兴奋由中枢传到效应器的。拔牙时注射局部麻醉药,麻醉药是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或抑制了感受器的兴奋。
【答案】 A
4.(2012·南通高二期末)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 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 【答案】 A
5.下图显示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液内由胰岛分泌的激素的相对浓度。其中,分别代表健康人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健康人胰岛素的浓度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浓度的曲线是( )
A.a、b、c B.a、c、b C.b、c、a D.c、a、b
【解析】 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健康人胰高血糖素的浓度降低后恢复正常。健康人胰岛素的浓度升高然后恢复正常。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小。
【答案】 D
6.(2013·恩施高二质检)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
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题干中强体力劳动会消耗大量血糖,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增强;大量出汗,丢失了大量水分,身体要保水,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答案】 A
7.(2011·新课标全国卷)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解析】 题干中给出了恐惧紧张,这是大脑皮层的反应,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产生了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显然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A正确;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D正确;该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C错误。
【答案】 C
8.(2011·广东高考)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解析】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主要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神经中枢调节下完成的条件反射,其反射弧中有多个中间
神经元参与,形成多个突触,兴奋在多个中间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使它们先后兴奋,故C正确。在此过程中,小脑主要起调节躯体平衡的作用。
【答案】 C
9.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项是( ) A.参与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 B.感受渗透压变化 C.合成抗利尿激素 D.分泌促胰岛素释放激素
【解析】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没有促胰岛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
【答案】 D 10.
(2013·遵义高二检测)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答案】 A
11.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过程,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③为B细胞 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C.细胞⑤为靶细胞
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解析】 体液免疫中,抗原被吞噬细胞①处理后,被T细胞②识别,T细胞再将相应的抗原传递给B细胞③,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⑤,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④,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答案】 A
12.(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解析】 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离不开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也是生命活动之一,A正确;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分化,B错误;HIV攻击的主要是T细胞,C正确;合理使用激素能调节动物的生理活动,提高免疫力,D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40分)
13.(14分)(2013·湛江高二期末)下面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F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综合检测:第1、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