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七):独立作业
一、独立作业的概念
独立作业是指学生自己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单独完成练习的过程。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环节。 二、独立作业的目的
独立作业的目的,一是检查自己学习的知识能否及时消化、巩固;二是检查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具体来说,独立作业的目的和作用有:1、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培养思维能力;4、培养阅读、表达、计算等能力和技能;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品质;6、为复习积累资料。 三、独立作业习题的分类和选择 1、习题的分类
⑴ 课后习题。就是每节课后所留的习题。这类题属基础题,是解答综合题的“细胞”。
(2) 单元练习题。主要是指每单元(每一章)后面的习题,这些习题的知识范围涉及全章,有的还联系到前面章节,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 总复习题。是指书中最后部分的总结性习题,或老师选编的综合性复习题。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有的要用到整本书,甚至几本书的知识,有的还是跨学科的。 2、精选习题一般要遵循的原则
各门学科的习题成千上万,故有“题海”之称。一一都做没有时间,做得太少又难于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因此,要摆脱题海束缚体现精。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全面熟练掌握“双基”与提高能力多做一些习题。要认真考虑哪些题有代表性、典型性,应当精做详做,并从中总结普遍规律;哪些题可以粗做,略做,一带而过等等。 (1)选足数量,保证质量
精选习题并不是选得越少越好,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基本技能的形成,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是不行的。相反地盲目追求做题数量,不注意选题质量也是不行的。
做题应以基本题为主,辅之以一定数量的难度适宜的综合题,灵活题,基本题练好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得到巩固,也就为解决难题打好了基础。
(2)选题要注意典型性、系统性和多样性
所谓典型性就是要按类型选题目,练习一个题目可以总结一类题的解题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所谓系统性,就是选择习题要注意前后联系,形成系统,组成套套。所谓多样性,就是题型不要过于单一,要多样化,以增强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进行作业和练习,以开拓思路,开阔视野。 四、独立作业的一般过程 1、准备
(1) 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包括准备好课本、参考书、笔记、纸笔及其他文具等。
⑵ 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课后先不要急于做作业,要先复习后做作业。首先思考教材内容,回忆老师的讲述,想一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各部分的联系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等。
⑶ 做好精神上的准备。调整好心理状态,使自己进入心平气静的境界。 2、审题
审清题意是解题的首要和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想好不动笔,不弄明白不做题。若题目审不清,第一步做错了,就会一步错,步步错。
认真审题的要求是: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要看得准确,分得清楚,联得起来。
⑴ 看得准确:把题目的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审查明白,不错、不漏。如题目的要求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给了哪些条件,有什
么限制因素等等。
⑵ 分得清楚:就是要认真解剖一道题,弄清题目的基本结构,找出特点。把一道题分解成各个部分,各种因素,各个方面,以便逐一研究。对一些综合题尤其要认真仔细分析,才有可能各个击破。 ⑶ 联得起来:在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思考,联想学过的旧知识,找到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联想到以往解题时用过的有关思路和方法,把题目归入原有的同类事物的知识系统中,从中推断未知与已知的关系,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途径。 3、做题
做题就是运用找到的解题途径和方法以及设计好的解题步骤进行解题的智力操作和实际操作。
解题前是否分析周密,解题时是否表述得当,决定了解题的成败,因此找到了解题思路之后,还有一个正确表述的问题。书写解题过程,应力求做到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行文简洁,计算准确,考虑周密细致,不顾此失彼。
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做到:准确、规范、快速。
⑴ 准确性:就是做题争取“一遍对”,这个要求人人皆知。要注意的是,会做题不等于能做对题。有些同学找到了解题的正确途径,可一动手却常出差错,这在数、理、化各科中屡见不鲜。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过:“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严密的,是不允许马虎的,所以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这种科学工作习惯不是凭空得来的”。他要求治学者从小事做起,每一道题,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力求准确、规范,从初中开始就要培养“三严”的学习习惯,树立“三严”的学风。平时练习要严格要求自己,多训练,使会做的题都做对。
⑵ 规范性:就是解题时严格按照统一规定的标准和格式或老师的要求去做。做题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书写工整、条理清楚、简明易看、行直边齐、留有空白。这样,有毛病检查起来方便,有错漏,改正,补充起来方便,老师批阅时方便,复习时看起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