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概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年产1万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项目 主办单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人:周杨
1.1.2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修订本) (3)***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
(4)***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某某省工程咨询公司签订的咨询服务协议 1.1.2.2编制原则
(1)按《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要求,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评价 (2)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3)贯彻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采取可行的节能措施,尽力做到节能降耗,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编制中遵循国家环保、防火、安全、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和规范 1.1.3项目投资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1.3.1项目投资的背景
能源缺乏和环境污染己经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两大危机,人们逐渐致力 于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可再生的新能源,寻求降低环境污染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活性炭微孔发达、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强,是一种优良的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与制药、催化剂载体和电极材料等领域。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常采用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制备,其比表面积通常在1500m2/g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容量电池、高容量电容器的生产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市场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比表面积大于2000m2/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双电层电容器的成功应用,使得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的研究得到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从保护地球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观点出发,今后对吸附剂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具体操作应综合考虑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及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将装有
活性炭的滤毒罐安装在汽车上吸附挥发的汽油气体。这种用途的活性炭要求能高效率的吸附汽油气体,并能在再生循环中释放。发达国家,如美、日、西欧各国早在70年代就用活性炭吸附的燃油蒸发控制装置解决了问题。我国近年来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发。我国活性炭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最近在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溶剂回收专用活性炭等领域研究十分活跃。这些研究领域的开发为古老的活性炭提供了新的生命力,也向活性炭的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活性炭的制备将在传统制备工艺基础上朝着多样化、新颖性和专用性发展,随着活性炭应用新领域的出现及市场上对性能好的产品的需求加大,研制开发节能、高效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活性炭行业的任务和趋势。我国活性炭也将朝着新品种、新用途、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并积极参与全球性活性炭的市场竞争。 1.1.3.2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项目为年产1万吨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目前较大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生产企业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适合于液相、气相等多种活性炭的应用领域,市场应用领域广,发展前景十分巨大,因此本项目起点高,产品种类新,市场竞争力强。项目建设单位已具有多年的同类活性炭生产经营经验,因此,投资规模不大,销售渠道稳定可靠,投资风险很小。生产工艺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可靠、主要工艺起点高、产品种类多、产品质量优良独特、技术先进新颖、生产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彻底解决目前***地区活性炭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带动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效益亦十分显著。建设年产1万吨的大型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生产基地,在减少活性炭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为我国活性炭形成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提升整个活性炭行业技术水平,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我国特别是***地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1.4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年产1万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项目结构调整布局,厂址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技术比较成熟的技术生产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产品市场预测 2、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3、工艺技术方案
4、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 5、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7、总图布置的确定 8、环境保护
9、工程投资及财务评价 1.1.5研究的主要过程 1、收集资料
(1)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国际经济建设方针、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 (2)有关的基础数据资料
(3)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国家经济建设方针、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 2、调查研究
(1)产品的产销、价格等市场情况
(2)建设企业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公用设施情况,核实基础数据 3、根据市场调查情况,研究项目的必要性问题
4、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的研究,解决项目在技术上可行性问题 5、技术经济评价,即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研究其经济合理性问题 1.2研究结论
1.2.1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
1***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和技术实力雄厚,为项目的建设、投产及以后的经营提供扎实的技术经济基础。
2***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熟悉化工生产的职工队伍和技术骨干力量,可促进本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前景良好。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由于具有多种用途,且需求比较多,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因此,本项目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本项目选址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区内,场地平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生产区具有充足的水、电等资源优势,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为该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本项目通过采取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和采取适当的消防、安全、卫生措施,建成投产后有利于工人的劳动保护和保障安全卫生条件
6、本项目建成后,能有效地综合利用生产资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对节约资源、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项目建成达产后,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产品,有利于促进我国活性炭行业的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活性炭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本项目的建设
是可行的,建议尽快投资建设。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为加快本工程的实施,应按有关规定尽快进行环境评价、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2、企业在搞好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应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教育,并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本项目的生产安全。
3、为保证下阶段工作顺利进行,应尽快进行厂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便精确设计。
第二章市场预测
2.1国内外市场情况预测
在国际市场上,活性炭总体上供过于求,但全球活性炭消费量大约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世界上活性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他的需求量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价格以每年5%-8%的增长速度上涨。 2.2产品价格的分析
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可知,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价格较高,价格主要集中在上万元人民币每吨,而且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总是供不应求,若进行生产会有一定的利润。
第三章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3.1产品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五章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
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6.1建厂条件
6.1.1厂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情况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临湘市儒溪镇石子岭,西距长江主航道2.5KM,东距临湘市50KM,距长岭炼油化工厂15KM,距儒溪码头3KM,东南距京广铁路路口铺车站及107国道17KM,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6.1.2工程地质、地政烈度、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现已投产的异丙威生产区地质勘测表明,地质较为简单,上层为耕土及
植被土,中层为粘土和亚粘土混碎石,基底系志留纪浅变质粉砂泥岩,上部经风化呈土状。地基基本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
按国家地震局2001年8月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 (GB18306-2001)划分,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该区域地表水系发育,池塘星罗棋布,较大的地表水为洞庭湖、长江等。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汩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6.1.3当地的气象条件
该区域地处北亚热带,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控制,湿度大,盛夏天气酷热。冬季常为西伯利亚冷气团所控制,寒流频频南下,造成雨雪冰霜。春夏之交,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活动频繁,造成阴湿梅雨天气,秋季干燥。
历年平均气温 16.4℃ 绝对最高气温 40.4℃ 绝对最低气温 -18.1℃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历年平均降雨量 1469.11mm 历年最高降雨量 2113.00 mm 日最高降雨量 289.30 mm 年平均风速 2.6m/s 最大风速 20 m/s 历年平均蒸发量 1476.30 mm 年主导风向 北北东 夏季主导风向 南南西 6.1.4地区和城镇社会经济的现况及发展规划
临湘位于湘北边陲,是湖南的北大门。全市总面积1720平方公里,辖10乡14镇,总人口48万,境内有京广铁路、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北临长江,西傍洞庭,东南蜿蜒着罗宵山的余脉,居武汉、长沙经济、文化辐射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