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湘教版)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一、旅游活动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服务业(中介体)。
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 2、基本类型:
⑴按游览区域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入境游和出境游)。 ⑵按旅游目的分:观光、度假保健、公务、宗教和购物。
我国,多数旅游者的旅游属于观光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步入度假保健型和购物型。 二、旅游资源
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特性:位置相对稳定性(如收藏于博物馆的书画);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 历史文化属性; 非消耗性(长存性)。
3、类型:
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地质地貌—如五大连池、山水组合—如壶口瀑布、生物—如自然保护区、气象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如松花雪柳)。
⑵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土风情)。 (3)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
●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种类 形成 规模 变化 分布 功能 示例 自然旅游资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一般较大 一般比较缓慢 野外较多 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 人文旅游资源 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 一般较小 一般比较迅速 居民地较多 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自然保护区等 貌、社会风情等 4、形成:
⑴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华山:暖温带,花岗岩;黄山、九华山:亚热带,花岗岩;丹霞地貌:红色砂岩风化、流水侵蚀;长江三峡、玉龙雪山、黄龙:山水组合地貌)。
⑵人类活动可以认知、提升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宏观、微观角度看)
(3)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古迹,如我国古代建筑群,世界遗产的11座古城(其中2座在中国——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客体(红色旅游的意义: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分布:
选修三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⑴影响因素: ①自然地理因素
a、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断层湖—高原构造带上: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塔噶尼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等;峡谷—深大断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b、依托气候条件形成的旅游资源(“白色旅游”:以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度假型旅游)——明显的地带性
c、海景旅游资源(“三S”旅游) ②人文地理因素
a、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 b、人类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万里长城);
c、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庐山、岳阳楼)。 ③社会认知因素:影响分布地点、密度(休闲度假村、农家乐)
⑵分布特征:分布广泛,集中东南部,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第二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一、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2.把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握观
观赏位置选择 赏时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高大山峰 远眺、俯瞰 西北) 3.抓随季节而变化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南方千米以之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住景的自然景观 云雾多,景色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效);北国风光——冬季 地貌的酷似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观特随天气而变化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特定的观赏位置 造型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色 的自景观 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 ①特定时间出的钱溏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做好(美国) 山峡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自然景观 中的——三月;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 景观谷、溶洞、桂林的芦笛岩溶洞 置身其中近观 观赏一线天 一线天 前的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准备湖之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赞比亚、津巴布瀑 布 适当距离仰观 工作 韦两国间,赞比西河上)、黄果树瀑布(贵州境②观赏内,北盘江上)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过程楼一岳阳,黄鹤楼——武中,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地 汉,滕王阁一南昌,大观观赏
项楼一昆明)之上俯览远望 目、
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活动
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 方
式、
山水有机组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观赏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合景观 景 速度
等方
面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③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选修三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构景手法 主 配 做法与效果 举例 故宫以太和殿、孔府以大成殿为主景,其余为配景 主景 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 配景 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障景法 多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利用一些景物(假山、屏风、竹林等)阻碍另一些景物,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利用墙、廊、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为不同的景区,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景观层次和旅游者的想像 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看到的范围内,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 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 《红楼梦》中大观园入园处 层 次 隔景法 苏州园林 框景 苏州园林 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颐和园借四山宝塔 借景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体验景观的意境
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 ——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
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庙与塔 寺庙 塔 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林地区,小山岗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 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的平缓的曲线,从而使塔成为景观中的重要构景。 大理三塔 地理位于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位置 茂林中 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与佛教人文中宣扬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含义 一致。 例 五台山寺庙 B.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表现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 建筑特色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北方皇家园林 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 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南方私家园林 规模较小。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 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③一方山水一方情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 5.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
①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②发挥想象——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别是雄、奇、险、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选修三旅游地理 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