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三维坐标·时空清] [三面解读·特征明]
政治层面 经 济层面 文化层面 第5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门阀政治的形成
(1)原因:
历史根源 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 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 (2)特点: 政治上 经济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1
社会生活 文化上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
3.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真实写照!
[注]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注]庄园经济是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而形成的。庄园主占据许多山、田、河流等,雇佣大量农民从事生产,农民承担着地租等沉重的赋税负担,庄园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主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拓]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二、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的加强 1.隋朝
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门下、中书(隋称内史省)两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国家事权集中于此。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是政务的执行机关,其下设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唐朝 (1)内容: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尚书省分为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又
2
有九寺五监,分掌皇室和朝廷的一部分事务,成为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
(2)作用:
①分散了宰相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
②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形成部门牵制与推动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
③中央官制重大改革,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二)隋唐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设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废除地方自辟属吏制度,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3.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削弱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科举制 1.门阀士族衰落的原因
(1)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
(2)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
(3)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3)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四)监察谏议制度
1.概况: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3
2.评价
(1)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辩]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拓]
藩镇割据的形成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许多节度使。安史降将大都委以节度使;平叛中的有功将领,不少也升任节度使。节度使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
[联]近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源自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度体现“机会均等”原则,与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适应。
[辩]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官吏产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的仍然很多。科举制是隋唐以后的主要选官制度,其本身不能直接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
[联]进士科考试在唐代倾向于以诗赋为主,把作诗与入仕联系在一起,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唐代大多数诗人都走过科举之路,唐诗百花纷呈的繁荣局面与科举注重诗赋密不可分。
重难点一 隋唐中央官制的演变
一史料探史——三省六部制
史料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探究] 据史料概括唐代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特点。
[提示] 分散相权,体现皇权下的集体决策;中央各部门相互间既配合又牵制;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系统认知]
4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
(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
(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二归纳总结——唐朝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 唐前期 唐太宗时期 唐玄宗后 三家国情怀——三省六部制对大部制改革的借鉴
隋唐时期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权责分明且相互监督牵制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决策、审议与执行,并且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下设立六部,大致涵盖了当时社会条件下所有的行政内容,无疑是大部制的渊源。作为我国封建皇权体制下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三省六部制形成了相对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体系,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是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为我国历代政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蓝本。仔细考量现今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发展思路、机构框架、职能划分、运行机制、层级设置等都与三省六部制之间具有相当的相似性与共通性。
重难点二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一史料探史——科举制度的特点
史料 《新唐书》记载,(科举学生报名)“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乡贡“皆怀牒(指身份、履历证书)自列于州县”。《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文献通考》载:“唐时所放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
5
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 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