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品 试 卷 ※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李仕才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
(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
(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合金
第一讲 钠元素及其化合物
任务一. 回顾旧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建构分类观,转化观。
问题1. 将一小块新切开的钠露置在潮湿空气中,切面很快失去金属光泽变暗。慢慢
的钠块儿表面出现液滴,又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最后变成白色粉末。请结合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
问题2. 将Na2O2固体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没有气体逸出。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问题3. 按照物质的分类罗列出你熟悉的钠及其化合物,放入下面的二维图。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
转化,写出实现转化的反应试剂和条件。[ 注意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制备和物质的用途等]
化 合价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以NaOH的制备为例,认识二维图的使用!)
任务二 .从实验入手认识重要物质的性质和制备等
※推 荐 下 载※
序号 实验目的
1
探究乙醇和水分子中羟基—H的活泼性
2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和能量转换? 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几滴酚酞,溶液变红,振荡试管,溶液很3
快褪色。针对褪色现象,请你根据假设(①NaOH浓度过大;②H2O2的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已知反应 Na2O2+2H2O=H2O2+2NaOH)
探究Na2CO 3、NaHCO3 的性质
4
5
6
探究Na2CO3、NaHCO3两种溶液分别与CaCl2溶液的反应
7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荐 下 载※
实验方法、操作
在 2 支试管里分别加Na2CO 3、NaHCO3固体(各约 1g):
①观察二者外观上细小的差别。②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③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mL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④向试管内滴加 1~2滴酚酞后,观察颜色。(也可用pH试纸测定0.1mol/L的Na2CO3、NaHCO3两种溶液的pH)
⑤将上述两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用试纸分别测定0.1mol/L的Na2SiO3和Na2CO3溶液的pH 向0.1mol/L Na2CO3溶液滴加酚 酞,再加1mol/L CaCl2溶液
向 0.1mol/L NaHCO3溶液加 1mol/L CaCl2 溶液。 ※精 品 试 卷 ※
实验现象、解释(文字方程式)、
结论
① ② ③ ④ ⑤
产生白色沉淀,并有气泡冒出。
【牛刀小试】※推※精 品 试 卷 ※
1、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
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
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Ⅰ”或“Ⅱ”)的反应
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2-Na2CO3溶液中的CO3浓度较大,能与CaCl2
发生反应: (写离子方程式)。
2-NaHCO3溶液中的CO3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1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有白色
-1
mL 0.5 mol·LCaCl2溶液 沉淀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无白色
-1
mL 0.5 mol·LCaCl2溶液 沉淀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0 ℃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pH 10 8.3 20 8.4 -30 8.5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为什么?能不能选用Ba(OH)2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
※推 荐 下 载※
※精 品 试 卷 ※
则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任务三、了解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合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生产过程及四种盐的溶线如下图所示:
又称联解度曲
(1)图示中“侯氏制碱法”用到的原料有
(2)CO2和NH3来源于工业上合成氨。我国在合成氨时主要是用煤、焦炭与水蒸气制取原料气氢气,用空气分离出
氮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 。 (3)写出图示“碳化”和“煅烧”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上述生产的优点有 ,且副产品NH4Cl可以做 和化工原料。 (5)在经过M1后向母液中通氨气,冷却,加入细小食盐颗粒,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加
NaCl的目的是 ;冷却的目的是 (6)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入水后,再 .
若产品碳酸钠中仅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所需的数据是 。 试思考还可采用什么方法测定样品的纯度?
(7)产品纯碱中若仅含有碳酸氢钠杂质,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
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若用石灰水来测定其中纯碱的纯度,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推 荐 下 载※
※精 品 试 卷 ※
(8)某小组在实验室里模拟侯氏制碱法来制取碳酸氢钠。
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请在右边方框中绘出制取NH3的装置示意图。
在下图中A口通入气体 ,B口通入气体 ,并且通入气体的先后顺序是 , 请说明理由 。
因上述产生碳酸氢钠的反应放热,为提高NaHCO3析出率,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里,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C.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可作为抗酸药 D.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洗去餐具表面的油污 2、如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NaHCO3的性质:常温下,配制0.10 mol/L NaHCO3溶液,测其pH为8.4;取少量该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B.加入CaCl2促进了HCO3的水解
-2+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CO3+Ca==CaCO3↓+H2CO3
+2+-2--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c(HCO3)+2c(CO3)+c(Cl) 4(2012北京).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2-2HCO3+Ca+2OH=CaCO3↓+CO3+2H2O
5(2014上海)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2-+--2-+-A.OH+CO3+2H=HCO3+H2O B. 2OH+CO3+3H=HCO3+2H2O
-2-+-2-+
C.2OH+CO3+4H=CO2↑+3H2O D. OH+CO3+3H=CO2↑+2H2O
-
6.常温下,向1 L pH=10的 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通入的CO2的体积(V)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mol/L
+-7
B.b点溶液中:c(H)=1×10mol/L
※推 荐 下 载※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