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黄山地理概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黄山地理概况

———————————————————————————————— 作者: ———————————————————————————————— 日期:

2

黄山自然地理概况

一、概况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具体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 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三、气候特点

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

3 / 9

红壤黄壤地带。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从山脚到山顶,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山脚为亚热带气候,山腰为温带气候,山顶为寒带气候。这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带,常常给旅游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

黄山从山麓到山顶,其气温呈直线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要下降0.61°C,至山顶大约要降低10°C。

黄山山上山下全年平均气温虽然较低,但仍有16.3°C;每年7月份最热,但平均气温仅20.6°C,(温泉区为25°C,北海为17.7°C)。山上温泉区最高气温为36.1°C,最低气温为-8.2°C;冬季最冷,但1月份平均气温大体维持在6.6°C上下。山上年平均气温为7.8°C,最高气温为29.25°C, 最低气温为-15.5°C;7月份平均气温为17.7°C,1月份平均气温为-3.1°C。全年气温温差也偏小,仅为20.80°C,接近于海洋性气候的特徵,夏凉冬温,温度宜人,对旅游十分有利。

黄山山顶一般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常会出现冰冻,冰冻的平均天数为100天左右;在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还会出现严寒天气,全年约有20天。

黄山因地处我国南部,距离海洋较近,是太平洋上空水蒸气含量最大的暖气团必经之地,因而黄山阴雨天较多,加之云雾天亦较多,故日照时间相对减少。根据不完全统计,黄山年平均日照约为151天。

另据统计,黄山山上山下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山上7─8八月份,相对湿度最大,12月至次年1月份,相对湿度最小,两者相差30%;山下正好相反。这正是季风气候所造成的山地小气候的特点之一。

黄山也是安徽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年降水日数约为18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239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247.3毫米,最 长降雨期为40天,最长无雨期亦为40天。雨量较少是冬季,最多的是春夏两季,5月份常有暴雨, 6─9月份,其降雨量约为全年的48%。黄山为什么降水量较大、降 水日数较长呢? 这与黄山特有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的。因黄山群峰叠起,植被较厚,湿度较大,当暖湿气流沿坡上升,水汽便会遇冷凝结,成云致雨;这便形成了低云 多雾和雨量丰沛的气候特徵。

黄山由于相对高度大,冬季往往山下下雨,山上大雪。年平均降雪为49.1天,最长是85天, 最少28天;山下最大积雪深度为21厘 米,山上为68厘米。 黄山平均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5.8米/秒。风向变化也很大,山上山下,山北山南,均不相同。一年之中,西南风比较多,其次是西北风,其频率各11%。

四、主要植被类型

黄山地势错综复杂,山峰高耸云际,气候具有垂直变化的特点,再加上雨水充沛。因此,黄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也是比较明显的。 1、人工植被和马尾松林

在海拔 600 米以下,由于人们经济活动频繁大多辟为油荼林,荼因以及农田,森林砍伐严重,现在能见到的森林群落,在山坡上主要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群落和人工的毛竹林(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群落。在山

4 / 9

间陡坡上,为连年砍伐连年萌发生长的灌丛,多为阳性喜光,耐瘠薄土壤的树种,如茅栗( Castanea seguinii )、化香( Platycarya strobilacea ),继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枫香、山合欢( Albizia Kalkora )、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鸟饭树( Vaccinium bracteatum )、山胡椒( Lindera glauca )等。在这些次生灌丛中,还能见到残存的、大小不等的石栎( Lith摄氏度arpus glaber )、绵石栎( Lohenryi )、青冈栎等常绿树种,这里如果进行封山抚育,管理得当,可以发展为常绿阔叶林。在路边或林下,还可见到乌蕨( Stenoloma Chusanum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凤丫蕨( Coniogramm japonica )、井栏边草( Pteris multifida )等蕨类植物。在山坡上能见到成片高达 2 米左右的五节芒( Miscanthus floridulus )为主的高草草丛。 2、常绿阔叶林

在南坡从海拔 600---900 米左右,北坡从海拔 450---850 米之间的森林群落,主要以青冈栎、甜槠、小叶青冈等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此外,尚有红楠( Machilusthunbergii )、细叶香桂( Cinnamomum chingii )、木莲、交让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等树种伴生;但也偶然可见到个别散生的落叶树种,如枫香、青钱柳、茅栗、 山合欢、紫树( Nyssa Sinensis )等;在林下常见有羊踯躅( Rhododendron mollc ),米饭花( Vaccinium

Sprengcllii )、老鼠矢( Sympi摄氏度os siellaris )等常绿灌木和杜鹃、宜昌木蓝( Indigofera ichangensis )、山苍子( Litsea oubcba )、盐肤木等落叶灌木;草木植物有禾叶土 麦冬( Liriope graminifolia )、淡竹叶( Lophatherum gracile )、蕨类植物有海金沙、紫萁、乌蕨、芒萁、华东瘤足蕨、光里白、千层塔、蕨、华东蹄盖蕨( Athyrium niponic )等。 3、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南坡从海拔 900---1100 米左右,北坡从海拔 850---1200 米之间。主要的森林群落是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的混交林,常绿树种有细叶青冈( Cyclcbalanopsis gracilis )、交让木、杨子黄肉楠( Actinoaup lano oiia var. sinensis )、树参( Dendropanax chovalieri )等落叶树种有枫香、糙叶树、紫弹树( Celtis biondii )、水青冈( Faguslongipetiolata )、银鹊树、化香、青钱树、山合欢等、林下常绿灌木有连蕊荼( Camellia fraterna )、胡颓子( Elaeagnus pungens )、老鼠矢、杨桐等;落叶灌木有山橿( Lindera reflexa )、山胡椒、野鸦椿( Euscaphis japonica )、撒八仙( Hydangea umbellata )等;草木植物有油点草( Tricyrtis ma opoda )、日本鹿蹄草( Pyrola japnica )等,林下及岩石上生长有三又耳蕨

( Polystichumtzioteron )、石韦( Pyrrosia lingua )、庐山石韦( P. shezaezi )、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华中蹄盖蕨( Athyzium wardii )等蕨类植物。在接近 1000 米左右处,常绿树种不仅数量逐渐减少,而且有些种类也开始消失,台湾松在 800 米左右即开始出现分布。 4、落叶阔叶林

本带在混交林之上,南坡从海拔 1100---1400 米,北坡则可达 1500 米。组成本带主要林木的落叶树种如干金榆( Carpinus cordata )、米心水青冈( Fagus engieriana )、川榛( Corylus heterophylla Var. sutchuenensis )、短柄( Quercus serrata var. brevipetiolata )、香果树、黄山木兰、灯台树( Bothr摄氏度aryum controversum )、大果紫茎( Stewartia rostrata )、

5 / 9

黄山地理概况

黄山地理概况————————————————————————————————作者:————————————————————————————————日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ts2o2o7o155mbv23rb17u3cm9b9nu004l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