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命题演算
判定有效推理形式的方法:真值表法、归谬赋值法。 生成有效推理形式的方法:公理系统、自然推演系统。 3.1 公理系统
公理系统的构成:
(1)符号库(初始符号) (2)形成规则(符号的使用) (3)公理(推演的起点) (4)变形规则(推演规则) 3.2 命题演算的公理系统 L (1)初始符号:p1 ,p2 ,?;? ,→;( ,) (2)形成规则:
(i) p1 ,p2 ,?是合式公式;
(ii) 若A ,B 是任意合式公式,则( ? A ), ( A →B ) 是合式公式; (iii)所有合式公式由(i),(ii)生成。 合式公式(well-formed formula)(wf.):合于形成规则的式子(相当于合乎语
法的句子)。 (3)公理模式:(设A,B,C 是任意合式公式) L1 (( A →( B →A )))
L2 (( A →( B →C ))→(( A →B )→( A →C ))) L3 ((( ? A )→( ? B ))→( B →A )) (4)推演规则:(分离规则,MP ) 从( A →B )和 A 可得 B . L 中的证明:
L 的合式公式序列,其中每个合式公式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i)L 的公理,
(ii)由在先的两个合式公式用 MP 得出。
这一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合式公式称为L中的定理。
例1 证( p1 → p1 ) 例2 证((? p1 )→( p1 → p2 )) 其他符号的引入(定义);已证定理的应用;其他推演规则的导出。
L中的推演:设Γ 是 L 中的合式公式(不必是 L 中的公理)的集合。Γ 中的
合式公式作为临时公理参与 L 中的证明,称为 L 中从Γ的推演,得到的结果 A 称为L 中Γ 的推论。记为 Γ┝ A
L L 中的定理 A 可记为 ?┝ A ,或 ┝ A L L 3.3 公理系统的性质和评价及其意义 L 系统的性质
(1)可靠性:L 的定理都是重言式。
(2)完全性:对应于复合命题有效推理形式的重言式都是 L 的定理。
L 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使得:L的定理当且仅当是第二章中的重言式,即:
L 的定理集与第二章中的重言式集完全相同。 (3)公理的独立性:L 的各条公理不能互相推出。 斯宾诺莎(1632—1677):《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
“凡是想在学识方面超群绝伦的人都一致认为:在研究和传授学问时,数学方
法,即从定义、公设和公理推出结论的方法,乃是发现和传授真理最好的和最可靠的方法。这是千真万确的。” ——路德维希·梅耶尔:斯宾诺莎《笛卡儿哲学原理(依几何学方式证明)》序(1663年)。
3.4 命题演算的自然演绎系统
通过自然演绎系统进行证明和推演的步骤: (1)引入假设;
(2)使用给定的接近于日常思维的推演规则进行推演;
(3)最后若按照规则消去假设,则得到不依赖于假设的一般定理;若保留假
设,则得到依赖于假设之下的推论。
命题演算的自然演绎系统C
(1)初始符号:p1 ,p2 ,?;? ,→ ;(,) (2)形成规则:
(i)p1,p2,?是合式公式;
(ii)若A,B 是任意合式公式,则( ? A ),( A→B )是合式公式; (iii)所有合式公式由(i),(ii)生成. (3)推演规则:(设A,B是任意合式公式) (i) 假设引入 〇 A | (ii) 重述
┇
| A |┇
|〇 B ||┇ || A
(ⅲ) 重复
┇ | A |┇ | B |┇ | A (ⅳ) →引入 〇 A |
|┇ |
| B ( A → B )
(ⅴ) ? 消去 〇( ? A )
| ┇
| B
| ( ? B )
A
(ⅵ) → 消去
| ┇
|( A → B ) | A | B 例1 证( p1 → p1 ) 例2 证((? p1 )→( p1 → p2 ))
命题演算的自然推演系统C与命题演算的公理系统L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