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理论》试卷(A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游戏具有 、虚构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 。
3、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 ,它以 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 、表演游戏区、 益智活动区等。
5、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 、 、 。 6.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 和 。
7、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 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 。
8、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适当增加简单的 ,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9、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 和 。
10、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第1页(共1页)
2、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3、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2、试论如何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指导幼儿表演游戏。
四、案例分析(共20分)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
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
第1页(共1页)
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第1页(共1页)
吉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幼儿游戏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