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共同研究、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采取有效的教育行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共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如家长会、专家讲座、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等,为了解决家园共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进家园合作深入进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扎实开展园本教研,让教师掌握家长工作方法
首先,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请专家与教师进行零距离谈话,如“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等课题,就给教师做家长工作明确了方向,并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指导。其次,组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研讨,让家长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谈体会,让年轻教师尝试的新方法。再次,经常组织教师就平时家长工作中某一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共商对策。经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交流和研讨,引导教师认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掌握做家长工作的有效方法。为家园共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议题可以涉及教育、
营养、大型活动的开展等。在教研活动中,也可以请家委会参与。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如某园开展膳食研究就让家长充分参与:首先,发放问卷,收集全体家长对于幼儿膳食方面的看法和意见,共收集意见十多条,有反映孩子没吃饱的,要求改善晚餐情况的,要求托儿班与其他班食物对待的,要求改善膳食结构的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召开了专门的伙食委员会议,邀请家委会全体成员参加。家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尤其是在提及如何提供给孩子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后,不仅使家长转变了传统的膳食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的饮食观念,还使家长深深体会到幼儿园在实实在在地为孩子做实事,心存感激与敬佩,家长们为幼儿园出谋划策,对如何针对孩子们不愿意吃绿叶子菜等问题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抒己见,场面十分热烈。幼儿园还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厨房操作,品尝幼儿食品、观看幼儿进餐情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幼儿园伙食工作的了解,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如对于小班幼儿用菜汤泡饭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建议不用菜汤泡饭;幼儿不爱吃青菜,就用多种奖励、表扬的方法,在幼儿园形成一种以吃青菜为荣的氛围等等,家园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幼儿园的大型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如某园开展“六一”亲子自助餐活动的讨论时,从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项目、操作程序以及活动前后需注意的事项等等都交由家长讨论。家长深切感受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尊重,体会到幼儿园与家长合作的诚意,以及幼儿园对孩子的高度关注,以往家长只谈班级教师
怎样怎样,孩子表现如何如何,现在却以组织者的身份关注幼儿园整体,关注到所有的孩子身上来了,大家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长者的情怀,关注活动的成功、孩子的发展。家长们为活动出谋划策,为孩子的安全周密安排,幼儿园场地不够、用车不便等一个个的难题都迎刃而解。幼儿园与家长平等交流,深度对话,使家长脸上写满了自信,写满了满足,写满了信任。家长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把这种感受传递给了周围更多的家长。当家长变成了主人,变成了资源,幼儿园的管理就增添了无限的力量。 三、不断创新家长会形式,让家长理解幼儿园教育
以往幼儿园家长会都是“领导说、专家谈、家长听”的单向、单一、单边灌输式,忽略了家长的主体地位,家长的参与度普遍偏低。我们认为召开家长会首先要做大量的筹备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要从家长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找准确定吸引家长的问题,围绕问题引导家长讨论。针对初入园幼儿家长重智轻德、轻社会化的倾向,且不了解幼儿智力、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方式单一的现状,我们就可以选择“幼儿智力开发”、“如何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幼儿期健康教育”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儿童的健康、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大班孩子升学前,组织家长讨论入学准备,请专家介绍幼小衔接知识等,指导家长教育策略。在平时,适时地调整内容,组织“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与孩子的未来”、“怎样做父母”等讲座,使家长更全面了解到幼儿教育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