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音画融溶 绘声绘色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
(选自人音社《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 设计意图:
音乐与美术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艺术门类。它们教育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创设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审美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体验、感受、参与、探究、对比、讨论等学习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和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本课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通过对欧洲印象派几个绘画与音乐作品的介绍、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教学内容:
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 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 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 (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 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
一、引入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从屏幕上看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 绘画或美术。 2、老师概括: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多种音乐风格,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为后面
印象派音乐欣赏做铺垫。)
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使人产生脑中有画面或色彩的的感觉,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比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如直线、曲线、弧线、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則形等等,调色板上的颜色也是万紫千红、丰富多彩的。 比如听到这样的音乐:
音乐片断1 《春节序曲 》 色彩? 音乐片断2 《野蜂飞舞》 旋律线条? 音乐片断3 《拉德斯基进行曲》 节奏?
音乐片断4 《水中倒影》 节奏、旋律? 三、预设铺垫:(通过看图、说图、选曲、听曲、论曲等方式,对比、联系、让
学生自主探索印象派的奥秘。)
1、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这幅画给了你哪些直观的感觉?
(2).如果让你们选择一段和画面相配的音乐,刚才听的第几段音乐比较合适?
2、简介《印象.日出》莫奈和印象主义画派: 3、屏幕上出示几个名词:云、月光、大海、沉没的教堂 问:看到这些标题,你们会马上想到什么? 4、介绍德彪西(观看一段介绍作者的录像): 5 、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课本147页。(概念性的文字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用1分钟时间,看完两段文字,并用笔划出5-6个能说明印象主义音乐特征的关键词。
四、感受体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运用新学的知识,培养
他们的鉴赏力和分辨力)。
1、屏幕上出示一副简笔画:(月牙、柳条低垂)
问:看到这个画面,大家会想到什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听一听,辨一辨下列两首描写《月光》的钢琴曲片断: (1)、哪首是印象派的音乐作品?说说理由? (2)、两个作品的音乐风格有何不同? (3)、试着哼一哼作品中的一段旋律。
小结并简介贝多芬和德彪西的《月光》及两首作品的特色。
五、加深理解:(以画引题,步步设疑,通过让学生听、看、谈、论、写、画等方
式体验、感受大海,培养勤于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1、屏幕上出示名画《神奈川冲浪里》(日本浮世绘版画大师葛饰北斋) 德彪西受《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而创作了交响素描《大海》, 并曾经将它作为《大海》的总谱的封面。 2、介绍交响音画《大海》:
作于1905年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 全曲分为三大部分: 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二、《波浪的游戏》 三、《风和海的对话》
今天欣赏的是第一部分《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3、初听《大海》:(培养学生静心聆听和观察的能力和习惯,初步感受大海的
意象。)
请你静静聆听,仔细观察。
(1)、乐曲主要运用哪些乐器来表现大海的印象?
(2)、请你用几个关键词汇--连接--描述乐曲中大海的变化过程。 欣赏阿巴多指挥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队演奏录像: 听后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谈论《大海》:(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的能力,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拓展研究。)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
思考讨论:教材148页拓展与探究第一题:
在交响素描《大海》问世之初,曾有评论家用“我没有听到大海,没有看到大海,没有感觉到大海”来表示不满,但德彪西认为他要创造的不是大海的复制品,而是大海的意象。
你对此有何看法?并请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5、边思考边复听《大海》:(进一步熟悉乐曲,加深印象,升华主题。) 边思考讨论拓展与探究第一题边播放《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音乐片断: (1)、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2)边听边用关键词或绘画的方式描述大海。 6、小结《大海》: 音响素描 用音乐表现绘画。
六、拓展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对印象派绘画特点的了解,进一步说明印象派音乐
与当时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联系,在聆听音乐作品过程中感受体验其间的奥秘。)
1、介绍象征主义诗歌和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2出示两副绘画作品:《吉内佛拉.德.班奇像》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比较:哪一幅是印象派绘画作品? 欣赏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用绘画表现音乐
七、课后探究: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