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南坪中心学校 关继生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国人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那么我们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到哪里去了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负担太重——考试频繁,资料繁多,死记硬背,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题海战术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参加化学活动几乎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课程的创新,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观念,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给学生的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在课堂的教学中应意识到创新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基于其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化学教学中处于优势的地位,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很高,而且贴近生活,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处处可见。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
境,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情境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的解决”中去,让学生从好奇心逐步升华为兴趣。对于具体问题,教师要加以巧妙的引导,形成必要的知识突出,引起学生的反思,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深入的认识。要扩大学生思维的流畅度,为了对某一问题有创造性的见解必须扩大思维的数量,使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有研究的问题广泛的联系。联系的越多发散的越广,思维量就越大,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以现实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争论问题。竖立直接的信心,鼓励他们敢于向老师、书本挑战,而不盲从于老师的讲解和书本的结论。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好奇、求知的火花,引出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自己猜想、推测。
二、鼓励学生多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喷涌学生的求知欲。 “勤学好问”,“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知欲。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动脑思考,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索过程,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如:在NaOH敞口放置有没有杂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变质?一旦变质惠产生什么情况?怎样证明变质后产生物质的存在?让学生仔细思考,自己去了解其变质的整个过程,对知识有个本质的认识。
课堂上尽量发动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议论。“学贵乎疑”,疑是深入探索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起点,每堂课围绕教学任务,对一、二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后师生共同分析研究,找出较为独特的见解或新颖的解决办法。例如在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提出能制取氧气的多种方法,然
后从反应的条件难易、操作的方法是否简单、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选择最佳方案。
三、鼓励学生相互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发展的基础,要创设环境,使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要善于与他人交流感情,并在必要的条件下寻求他人的帮助。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经历探索事物的质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把一些模糊、杂乱的思维,使其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参与,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化学实验,有些更是体现合作的重要性。如粗盐的提纯我一般都是让两人共同去做。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理放松,遇到问题能互相提醒,还能节省时间,在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学习知识,完善知识,去更好的掌握知识。
四、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以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现在课堂教学有时任务重,作业比较多。这样就造成了学习要完成作业和记忆一些内容,没有了自己思考的空间,所以对许多知识都停留在“学会”的基础上,但对其应用就差远了。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有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由学会到掌握应用,达到会学的目的。我每一堂课都留有十分钟左右,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本节课的知识,通过讨论的形式去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什么看法和疑问。通过交流,我本人也受益匪浅,对学生的疑问加以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去思考,形成创新思维的意识。 五、注重开发教学,注重知识生成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为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血,凸显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形成更多的有关心知识。一次在做中和反应中,有一同学把酚酞加入到NaOH溶液中振荡,发现红色就退去了,他重复一次还是一样,就来问我,我说:“你把NaOH溶液稀释一下再试,这样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新的知识:浓的NaOH溶液酚酞也会褪色。例2、有的学生在H2SO4中加入酚酞多了,发现有白色的沉淀生成,就去问我,它们反应生成沉淀吗?我指导他们上网查询,以形成新的知识。
六、在习题讲解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利用一题多解,启发学生的广泛联想,拓宽思路的广度。即使是比较简单的或熟悉的问题,也不要满足于先生会做,而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并找出其中最佳方法,以达到一当十的效果。
2、利用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挖掘思维的深度。在复习化学计算时,利用一题多变,逐步探讨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利用一题多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初中实验是很重要的一块,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方面得思考、多种因素的分析、多种方案的设计。从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去发散、从相同或相似的方面、甚至从倒转思考的方面发散。从成功和失败的因素
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差误的比较等方面为学生设置情境,拓宽思路,扩大联想。如(1)、对实验的质疑:在学生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对实验药品的使用提出许多问题,讨论热烈。教师这时应鼓励学生用实验去说明问题,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直接得出正确的结论。(2)、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设计实验方案,也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设计由氧化铜制取铜的方案时,同学们提出的方案有多种,教师和学生总结后认为主要有二种:一是氢气还原氧化铜;二是用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然后用铁来置换。最后大家从节约药品、操作简单、不消耗能源、安全等几方面反复讨论,确定第二种方案较好。这样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得到创造性的提高。
七、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应分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要积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教学,尽可能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如:学习程度差的学生,采用书本为主,小范围的延伸。对有特长的,要加以重视,让其发展。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采用探究、启发、引导等方式让其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加强其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化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其点滴进步,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化学
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对九年级的学生,多进行自主+合作+规范教育,逐步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性、综合性,多思考,讲练结合,对问题多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 创造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