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二章 一、选择题(不定项)
1、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 )
A.杜能 B.w.高次 C.韦伯 D.哈特向
2、“区位因子”最早由( )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 3、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种,即( ) 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 4、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Blkcrk,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k代表常数,那么b、l、c依次代表( ) A.雇佣劳动量 B.固定资本量 C.消耗资源量 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5、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 )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 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
6、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一般都将( )作为改善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的重点来加以建设。 A.能源 B.环境 C.交通 D.原材料
7、劳动力因子主要通过哪些方面( )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A.劳动力特色 B.劳动力素质 C.劳动力成本 D.劳动力移动
8、现代经济活动主要围绕市场而开展的,以获取更多( )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 A.高科技劳动力 B.商业信息 C.市场份额 D.技术因素 9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 )
A.产业聚集 B.生产服务 C.基础设施 D.人文环境
10、场所的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这里的可进入性主要指( ) A.地理可进入性 B.经济可进入性 C.制度可进入性 D. 社会可进入性 二、名词解释
1、区位 2、区位理论 3、区位主体 4、区位条件 5、区位因子 6、城市区位型工业 7、供应商园 8、地理惯性 9、需求门槛 10、外部规模经济 三、判断题:
1、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有所差异。() 2、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
3、经济活动的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
4、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5、电力,汽油,核聚变燃料,沼气、余热等属于二次能源。( ) 6、市场的秩序和管理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来完成。( )
7、地理可进入性即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这里的地理位置主要指数理地理位置。( )
8、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与广度,交通技术与手段的进步是改变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
9、一个地区的交通网密度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交通越为便利。( )
10、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情况下,铁路、公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分别适合长途运输、短途运输和中途运输。( ) 四、简答题
1、简述区位理论及其基本内涵?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
4、简要回答区位因子中的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5、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并对各指标作简要说明。 五、论述题;
1、论述区位因子中资本因子是如何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的?
2、市场规模是市场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试论述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及其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着重要影响,试对此进行论述。
《经济地理学》课程练习: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