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批准: 审批: 审核: 编制:设备管理部 电气专业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1、电缆敷设的标准
1.1 敷设电缆要选择最近的距离,并要考虑到总体规划,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 片。引出
方向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相互间距离一致,并避免交叉压叠, 达到整齐美观。
1.2 选择直埋电缆路径时, 要尽量考虑到不穿越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杂质
酸、
碱、粪堆、炉渣等 ) 的土质,在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永久性的防护措施。
( 如
1.3 要尽量减少和其它建筑设施的交叉,跨越和接近 ( 特别是热力管道和火车轨
道) ,必要时应保持规定的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
1.4 应选择不受机械震动和不受到外力破坏较为平坦的路径。
1.5直埋电缆深度为700?1000毫米(指地表面对电缆本体表面)。电缆的上、下 均应
铺有 1 00毫米的保护砂层或软土。 砂层或软土上要加盖水泥保护板, 保护宽 度应延出电缆两侧各 50毫米,在保护板上应回填 500毫米以下的好土,余者任 意填满,要求夯实。
1.6 敷设电缆应略有弯曲, 使电缆比沟长出 0.5%?1.0%为宜。在中间接头及终 端部位
除留有足够的做头用缆外,还应留有 2000?3000毫米的余缆,以备做头 用。
1.7 电缆应进行水平敷设,要减少高差,高差不应超过电缆敷设规定值,否则应 采取措施
或采取用特殊结构的电缆。
1.8 在敷设和做头时,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25倍 1.9直埋电缆相互交叉和平行时应符合下表规定, 当不能保持规定距离时应采取
防护措施。
最小允许净距 序号 项 目 (mm) 平行 交叉 备注 1 电缆和其它管道 500 500 电缆穿入管中可减少250
电缆与热力管道 可米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 2 (沟) 200 500 壤温升不超过10C 特殊情况与公路平行可酌情减 3 4 5 6 7 电缆与公路 电缆和铁路路轨 电缆和建筑物基础 电缆与电杆和树干 电缆与排水沟 1500 3000 600 700 1000 1000 少 1000 一 采取防护措可降为30 一 500 1.10穿过墙壁的电缆和穿越公路、铁路和街道的电缆,应敷于坚固的保护管或 隧道内,其
管长要伸出排水沟500毫米,在街道要伸出车行道,管的内径不得小 于100毫米,管口应是喇叭型。并要严加密封。
1.11电缆沿沟架,建筑物垂直地面敷设时,地面上的 2000毫米和地面100毫米 的一段
应加装保护管或保护角铁,且固定要牢固,电缆水平敷设时,应每隔 700 毫米,垂直敷设时每隔1500毫米的距离要加以固定。
1.12电缆在室内或沟道内敷设时,应符合不列要求:
1.12.1电缆要排列整齐,平行敷设应保持 50毫米的净距。垂直敷设应保持 250 毫米的净
距离,接头处要加以衬托。
1.12.2在室内敷设电缆,应避开暖气管道。
1.12.3电缆固定要牢固,防止脱落,避免使电缆受机械震动影响,并应做好防 火和防机械
损伤措施。
1.12.4各电缆支架应加金属连接,并进行良好的接地,支架应涂防腐漆。 1.13在电缆出口线路密集的地方,宜修建电缆隧道或电缆沟。 1.13.1对电缆隧道的基本要求:
1.13.1.1 电缆出线在 20 条以上时,宜建电缆隧道。
1.13.1.2 隧道中应设有足够的专用照明设备,可单独设有配电箱或配电柜。 1.13.1.3隧道地面应修有3/1000的防水坡,每80?100米修一个集水井。
1.13.1.4隧道长度在70米以内者,至少要设有两个进出口,较长者应每隔70? 80米增
加一个进出口。
1.13.1.5 进出口应设有坚固的爬梯,门或盖应严密坚固,并应加锁。
电缆隧道通发电厂或变电所室内外,应在进口处设防火隔墙和防火门。
1.13.1.6 电缆隧道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土建标准。 1.13.2 对电缆沟的基本要求:
1.13.2.1 电缆线路在 20条以下,且直埋又有困难时,宜修电缆沟。 1.13.2.2 电缆沟底应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
1.13.2.3 电缆沟每隔 50米应设一个进出口,少于 50米时应在两端设进出口。 1.13.2.4 电缆井开盖后,应有通风性能,日常井盖应加锁。 1.13.2.5 电缆沟的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土建标准。 1.14 敷设电缆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14.1 人工抬杠进行敷设 (每人宜担负 4米左右)
1.14.2 地势平坦无跨越障碍物时,缆盘可沿沟边滚动,将电缆放开后再放进沟 底。 1.14.3 电缆沟道内,每隔 3—5米设一个滚动滑轮,将电缆放在滑轮上,用机械 牵引方
法施放。
1.14.4 敷设在沟道内的电缆应挂有永久性统一型式的标示牌,每隔 10米1 个, 转弯或
接头处增加一个,标示牌上要注明线路名称,电缆截面和安装年月日。
1.14.5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使用的电缆,应为四芯统包电缆,禁止采用三芯电缆 另加一根
导线或用金属外套做零线,三芯电缆禁止两线一地运行。
1.14.6 敷设电缆时要防止电缆局部受力,禁止电缆在地面上拖拉,防止卡伤电 缆,在施
放电缆前, 应检查电缆沟道内是否具备敷设条件, 使用的工具是否合格, 人员是否就位,无问题后可施放电缆。
2、电缆敷设时注意事项
2.1 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
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2.2 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 2.3 110kV 及以上电缆敷设时,转弯处的侧压力不应大于 2.4 切断电缆时不应有金属屑及污物进入电缆。 2.5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2.6 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3kN/m。
2.7 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 ( 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 )。位 于冻
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以沥青。
2.8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2.9 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2.9.1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 等地方,
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2.9.2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 点,并联
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2.9.3 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2.10 电缆的固定,应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2.10.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
2m处。
2.10.2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 缆间距有
要求时,每隔5?10m处。
2.10.3 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分相 铅套电缆
的固定夹具不应构成闭合磁路。
2.10.4 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2.11 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 属管道,
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
2.12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 (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 应封
闭,管口应密封。
2.13 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电缆敷设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 工程接地
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3、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3.1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2 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 而下配
置;但在含有 35kV 以上高压电缆引入柜盘时,为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可 由下而上配置。
3.3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4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 1 层;桥架上不宜超过 3 层。
3.5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 1 层;桥架上不宜超过 2 层。 3.6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 每隔1m
用绑带扎牢。
3.7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不小于1m交叉时应不小 于0.5m,
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通道应避开锅炉的看火 孔和制粉系统的防爆门; 当受条件限制时, 应采取穿管或封闭槽盒等隔热防火措 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3.8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
封。
4、 管道内电缆的敷设
4.1 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4.1.1 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4.1.2 从沟道引至电杆、 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 距地面高度 2m 以下
的一段。
4.1.3 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 100mm
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 250mm保护罩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4.1.4 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 腐蚀性的
润滑剂 (粉) 。
4.1.5 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4.1.6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
内。
5、 直埋电缆的敷设
5.1 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 动、热影
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5.2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0.7m。穿越 农田时
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 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5.3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 施。 5.4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 应符下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