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功能性成像用于胶质瘤术前术中的研究进展
熊佳佳,于韬*
【摘 要】[摘要]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原发脑内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特征。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的主要影像手段。随着MR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等功能MRI的发展,对于以手术为主的胶质瘤,能进行个性化的术前规划和术中监测,从而降低术后损伤,改善预后。作者就MRI及MRS、DTI、BOLD-fMRI这三种功能成像对胶质瘤术前规划和术中监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2018(009)005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手术前评估;监测,手术中 胶质瘤(gliomas)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颅内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在恶性肿瘤中高达80%左右[1],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系统,分为4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临床上在进行病理组织确诊前,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是其诊断的主要方法,与CT相比,MRI能够多序列、多参数、多平面成像、无骨伪影干扰和具有高的组织分辨力等优点。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在保护脑功能区的情况下提高手术全切率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完全切除肿瘤很困难,术后复发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