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卷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 )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 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叫“光武中兴”,他是 A.刘邦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当时经济困难 C.重视“以德化民” D.当时人心思安

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变化

B.曹操

C.光武帝刘秀

D.汉武帝

3.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5.“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这次“真正的统一”是( ) A.禹建立夏朝

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 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C.汉武帝大一统

6.司马迁写作历史前,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

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 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

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秦朝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大一统局面

9.造成东汉末年衰败的政治原因是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汉武帝最主要的功绩是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D.建立刺史制度 B.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 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7.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那么中原人开始吃上

A.北方各族人民因战乱大量南迁 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大

10.“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B.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12.下面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其中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是秦朝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D.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11.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13.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

A.加强文化控制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国势力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使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导致农民纷纷弃农经商

B.促成了“文景之治”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B.分封,行郡县 D.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14.“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 在

15.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

C.导致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 D.是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之一

1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朝代建立于哪一年?

A.公元前221年 C.公元202年

17.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C.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A.史书

B.人物传记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历史课本

D.文物

B.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02年

18.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下列选项中价值最大的是

19.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如下图)从图片中你 能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C.罢黜百家

B.西汉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D.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0.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 A.刘邦、项羽起义 了哪一教派的艺术 A.伊斯兰教 B.儒家思想 C.佛教 D.道教

22.“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段名言里出现的“破斧沉舟”这个成语典故发生的时间是( ) A.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春秋时期

23.下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B.国人暴动

C.打击分裂势力

D.陈胜、吴广起义

21.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著名的两大石窟。石窟的雕造吸收

A.西域都护 B.刺史 C.伊犁将军 D.澎湖巡检司

24.下面时间轴示意图,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A.A B.B C.C D.D

25.在某位皇帝统治初期,“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经过他和后继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这位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材料,可以判断反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纸的发明便利了世界文明的传播,由东汉便宜的纸原料取代西汉昂贵的纸原料,反映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选项①②符合题意;而选项③④不符合史实,因为纸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宦官蔡伦造纸是历史记载的;因此只有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5年,刘秀建立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东汉初期,为了巩固统治,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上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如何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是汉初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都是秦朝巩固其统治采取的额措施;汉朝时期采取的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形成,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的形成,秦汉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6.D

解析:D 【解析】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卷及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③造纸的目的是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tcn8550zu8wrp7230mk0mq5e7eb5x017y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