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的需求提出人——初次交锋
2020年6月份的某一天,我正听着音乐安静的敲着字,忽然电话座机响了,我的心里有点不爽。写需求说明文档的时候最烦被打断,好不容易投入进去,又要被打乱了!
我正想着是哪个傻波伊来问问题,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您好请问是IT产品部的XXX吗?” 我简单的回答:是的,您是?
对面的男人自我介绍道:我是运营中心的,我叫陈浩,是这样的,我们领导想在CRM系统上做个新的功能,也是我们部门今年的重点项目。听说您是咱公司CRM系统的负责人,希望跟您先沟通一下! 我问道:大概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有立项没?咱公司所有的项目都得立项走流程才行!
陈浩答道:还没立项,现在派我来做前期的初步沟通,这个项目名字叫业务导航,主要是让员工能查询咱公司客户业务开通情况的,我发两个文档给你,我们对着文档说!您先加一下我微信…… 不一会我收到了两个文档,一个是简单的业务需求描述(大概800字),一个是公司所有客户要开通的业务和对应的开通条件Excel(大概16项业务,Excel里详细的梳理了业务开通的准入门槛、前置条件、开通途径等)
拿到这两个文档,我第一反应是这是啥玩意啊?文档没有排版,Excel密密麻麻全是字!这到底是要做个什么呢?16项业务开通门槛和前置条件各不相同。
就在这时陈浩开始介绍:我们想做一个功能,希望能查询到客户某项业务是否开通,以及没有开通是被卡在哪一步了!这个好不好实现啊?
我心里一阵无语:只要需求明确梳理清楚了,都能做! 陈浩问道:那做这个大概要多久呢?
我更加无语:这个是这样的,做项目要先立项,立项要明确做什么事情,然后要出业务方案和技术方案,评估工作量和计划工作的里程碑!我们现在还是先把项目立下来吧!先明确出需求! 陈浩:我需求很明确啊!
我反问道:这个功能给谁用?有哪些角色?你Excel里有16项业务,每一项又各不相同,是做16个单独的功能,还是做一个通用模板把16项都涵盖进来呢?
陈浩:功能是给营销人员用的,我希望是做一个通用的模板,这样好使用!
我:你大概做啥,我初步有个印象了,你们是想把公司所有业务开通和未开通的都涵盖进来,没有开通的要看一下客户是卡在哪一步了,让营销人员能查到,然后跟进是吧?
陈浩:对的!
我:那后面有点类似于断点追踪,好比一个业务开通分3步,客户卡在第二步上了,你们希望员工能查到客户这个状态,然后积极去跟踪,帮客户把业务开起来,是吧?
陈浩:是的,是的,就是这个意思,那接下来我们先做啥? 我:先立项,基本流程都知道吧?我这边有现成的,要不要参考一下? 陈浩:我立过项,技术部分麻烦你们来出! 我:好的!那就先这样哈!
—————————————分割线————————————— 其实分析需求最怕的就是这种含糊不清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啥,而产品经理就好比一个记者一样,一点点的去询问,然后慢慢把需求梳理清楚。
在我看来,需求梳理大概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沟通,先让需求方来提,让他们做个什么事情先说明白,然后产品经理根据自己经验,来进行提问,先把做个什么事情梳理清楚,形成一个产品需求框架。
第二步就是跟业务核对需求框架,看产品经理设想的框架,是不是跟业务诉求是吻合的,有没有偏离。经过这次讨论后,框架就可以定下
来,然后就是细节的优化和确认了。这一步结束后,产品经理就可以形成产品需求说明文档的初稿了,也可以尝试画原型图了! 第三步就是跟业务从头到尾把需求说明文档核对一遍,最好是图文并茂的需求说明,这样核对起来也比较快,不容易产生歧义。这一步结束后,所有的框架和细节都予以确认了。如果涉及到一些数据口径或者实现方法问题,可以跟开发技术经理去商讨,需求实现的可行性,如果有些数据口径有问题,或者取不到,或者难以实现,那就要继续跟业务商讨解决方案!
我跟陈浩的这次通话,其实还没有走完第一步,毕竟他还没有立项!为什么要先立项呢?
做一件事情,不是简简单单想做就能做的,立项就是帮你来梳理做这件事情的必要性的,立项涉及到业务背景说明、业务痛点、技术方案、参与人员、费用评估、开发里程碑等,最核心的就是这个项目解决啥问题,投入多少、产出多少!
立项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些人头脑一热就提需求,或者领导一句话就做功能,立项能让我们把整个事情投入的金钱、时间和人员,以及最后的结果都呈现出来。立项的过程就是对自己提的需求不断检验的过程,业务背景和业务痛点部分反馈了现今面临的问题,有痛点、有问题才会有需求,技术方案部分就是对需求能否实现的回应。后面的参与人员、费用评估和开发里程碑就是对应着人员、费用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