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思路
数字林业(秦岭)系统主要实现山区监控管理和人员工作管理,包含网格化GIS应用子系统、视频监测、定位监测子系统、执法巡检子系统、应急抢险子系统等。
通过平台可以对管内区域网格视频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管内的网格员进行日常工作记录,对管理者、网格员的权限范围和处理事件进行记录。网格员可利用系统便捷高效处理各类事件问题。系统将网络内的人、地、物、组织、事五种要素统一在网格内,为网格员的日常管理以及服务工作提供数据查询和任务提醒。同时基于智能终端系统的定位技术和位置信息,系统还能能提供统计分析图表,为管理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网格化巡查监控
通过建设网格化管理平台,紧紧围绕秦岭预防“五乱”工作的需要,覆盖涉及所有街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秦岭办为责任主体,明确相关部门环境监管职能,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建设统一的网格化监管信息系统。具体目标如下:
1)、底数全摸清:
熟悉主要敏感区域,摸清监管点的情况及关注的重点“五乱”问题等,建立一事一档,建立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动态掌握秦岭“五乱”问题底数。
2)、问题全掌握:拓展专职网格化日常巡查、热线投诉、领导交办等多种问题发现渠道,全面掌握“五乱”问题发生情况,及时消除问题,实现了监管人员与企业和群众的“零距离”对接、良性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把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3)、监管全覆盖:深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覆盖秦岭生态保护区、街镇、村社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当落实各部门的“五乱”问题监管责任,形成定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机制后,可按要求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网格化工作格局。 (二)重点区域固定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作为社会治安的重要信息化手段,是主动预测、预警、预防的主要技术,也是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数据。视频监控依托各运营商网络资源,采用视频监控、图像传输、云存储、物联网等技术,可实现快速部署、高清视频动态回传,视频云存储实时可用等功能,可快速高效的实现对各峪口,环山路沿线(景区、民俗村)等主要路口等区域内的较
大范围的综合监控。 (三)无人机巡查监控
无人机的适应性广,可遥感操纵、空中作业,不受地形环境约束,突破了以往在环境监测、应急指挥、监察执法等过程中经常受地形、环境、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快速获取空间信息,完成图像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分析。无人机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凭借其机动、快速、全天候运行等优势,可以实现大面积的环境视频监控、应急指挥调度、森林火灾侦查、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灾后评估等业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