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5

一.春季水温上升期:

1.化冰后的池塘管理

春季化冰后,由于一个冬季未对池塘进行管理,池塘中会积累大量有害细菌,池底也会形成较多有机物的积累和发酵产物,因此需要对海参池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杀菌和改底。如果海参年前摄食不足或部分海参体质较差,则应首先泼洒酶解多糖和清源,以增强海参免疫力,强健体质,避免病害发生。消毒选用百安威(1瓶2亩),第二天用解毒超爽(1瓶4亩)解毒,3小时候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改良底质。

春季随气温回升,池水上层比下层回升快,此时易形成水体分层,造成底部缺氧,属养殖危险期。应对措施:池塘水位降低至50~70cm左右(附着基不露出水面为宜),使上层水溶氧能较易传到底部;启动增氧设施,补充外源氧(纳米氧、降解灵、粒粒神)促使池水上下对流,尽快消除海淡水分层现象,提高底层水体氧气含量。除了预防水体分层外,春季还应尽早肥水培藻(详看关键控制技术三 “健康肥水,保健养苗”)。

2.春季漂参

化冻初期水体盐度严重分层,一些池水较深以及没有及时排淡降水位的池塘,在一段时间内盐度的分层会导致底层氧气不足,一些海参向浅水处移动,并通过肛门大量吸水以滤取水中氧气,因浅水处盐度偏低甚至于接近淡水,海参吸淡后会因整体比重变小而发生漂浮现象,海参自主运动能力大幅下降,即漂参。漂浮海参大多当时没有死亡,也无化皮、肿嘴等明显症状,只是身体发软,但下沉后有的会死亡。这种情况引发的病害常在浅水处,造成的死亡量虽不大,但由于这是一种缺氧和海参运动失调的表现,易对海参造成应激性刺激,对海参恢复体质、及随后及时或顺利下礁觅食、抗病力的恢复不利。

防控:春季化冻后,利用排淡闸板缓慢降低水位至0.8~1米左右,目的在于:

①排出表层盐度较低的冰水,利于风浪打破盐度分层、水分层,混合池塘盐度,避免池塘表面和局部地区盐度偏小,并降低池塘表面张力防止缺氧现象发生。

②水层变浅,更多光线照射到池塘底部,有利于光线照射促进底栖硅藻繁殖。

③有利于底层水温上升,促使海参尽快下礁摄食,延长海参生长期。

化冰后及时泼洒酶解多糖和清源,增强海参体质,并利于培藻养菌。如果已经出现漂参现象,有条件时可立即更换部分海水,同时降解灵+离子对钙,打破水体分层,通透水体,补充底氧,消除底热,缓解应激,让海参适应环境,躲过这一劫。

3. 腐皮综合症 (又称溃疡病,俗称“化皮病”)

【原因】在环境条件不利时,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春季化冰时最严重。每年春季海参在水温7~15℃时常暴发因肿嘴而引起吐肠、化皮等病症。因为海参在7~8℃陆续进人摄食期,10~15℃进入摄食高峰期。这个阶段由于温度低,底栖硅藻繁殖速度较慢,导致硅藻不够吃,饿了一冬的海参被迫摄食池塘中厌氧环境下的有害底质。海参摄食有害物质过程中,无法辨别和吐出,吃坏了肚子,中毒诱发肿嘴,严重者会因肠道极度不适而吐肠自保,并继而出现从嘴开始腐烂,化皮直至全身化皮。导致发病率高的原因:①海参密度较大;②底质较差;③新池塘底栖硅藻等天然饵料严重不足;④冬季封冰时间长,尤其是海面乌冰多的年份,次年化冰时高发。

【症状】厌食、摇头、身体萎缩、体壁肌肉溃疡、排脏,有时伴有肿嘴症状,先是个溃疡点,之后溃疡面积逐渐扩大,最后变成一堆白色鼻涕样黏液而自溶死亡。

【预防】

①及时排出底层水,进适量新鲜海水;

②按8~10亩用培藻养参膏1桶+特力钙1包+清源2瓶培藻,并促进硅藻的苏醒和生长,增加硅藻的产量;培藻3~4天后按8~10亩用新活菌王1瓶+培藻养参膏1桶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水质,提高海参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

③及时补充优质人工配合饵料以弥补天然饵料的不足,让海参有东西吃,不再吃有害物质,并在饵料中拌喂清源、酶解多糖,解毒和增加营养;

④按8亩用得立康、粒粒神、六控底健康各1包混合干撒养好底质,让海参顺利下礁,同时弥补了同温期水体氧气不足的问题;

【控制】一旦发生海参肿嘴、吐肠疾病,应从以下方面实施控制:①上午用安全无刺激的百安威或绿康露(1瓶2亩)消毒,傍晚按2~3亩用降解灵1包+离子对钙1瓶;②第二天用解毒超爽(1瓶3亩)解毒;按5~6亩用得立康、粒粒神、六控底健康各1包混合干撒调养底质和补充底氧;③估算海参存池量按海参体重5~10%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同时每公斤饲料拌清源、酶解多糖、活性蒜宝、丰参素各10克投喂,强健体质,增强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4.海参下礁不彻底

部分海参下礁晚:每年春季化冰后,部分池塘会出现海参不下礁的现象,表现为海参机体发硬,活动迟缓,停留在参礁上。

原因是:①底质不良: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海参池底有害物质积累,池底恶化,海参虽一个冬季未曾摄食,但不良底质使其不愿下礁觅食;②池底硅藻缺乏:由于池塘底部底栖藻类等可供海参摄食的食物缺乏,海参停留在藻类比较丰富的参礁上采食,不愿下礁。

防控:与“腐皮综合症”相同。

5.烂皮病

养殖海参经常出现皮肤溃烂或排脏现象,这是由于有机物或油污染、饵料不当、重金属离子超标、pH值变化较大或盐度过低等引起。应及时查找致病原因,切断污染源,改善水质,及使用解毒超爽(1瓶3亩)解毒,并拌喂清源、酶解多糖、活性蒜宝排解毒性。对皮肤溃烂的海参,可由潜水员下水收集,放在容器中百安威或绿康露(1克/米3)药浴30分钟,重新投入池中即可。

水体中缺氧、水质不良或缺饵时,海参往往大量爬到池边、露空吸附在池壁上,此时一方面要检测水质,如果水质正常,则是饵料不足;另一方面要及时用小捞网将海参放回水中,以防干露时间过长死亡。阴雨天,海参不宜干露,因为雨水可使海参“淡死”。

6.青苔

春季是青苔防控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处理不当,会导致夏、秋季青苔泛滥,给海参养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参池常见的青苔有刚毛藻(俗称刚丝藻、刚丝草、网毛子等)、水绵(棉花苔)、转板藻(钢丝藻)、节骨草、水网藻、浒苔、礁膜、石莼、泥皮等,其中以刚毛藻、水绵、转板藻危害最大。

青苔的危害:

①导致水质清瘦透明:青苔的大量繁殖会疯狂地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等水生植物所共同需要的营养成分,使得各种有益藻类,如硅藻、绿藻等因缺乏营养盐而无法大量生长繁殖。藻类的缺乏,不仅导致水体透明度的增大,而且使得海参因缺乏硅藻等饵料生物的供应而生长缓慢。

②容易造成水体缺氧:青苔大量繁殖后,因其生物量巨大,虽然白天大量产生氧气,但在夜间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极易造成水体缺氧、浮头等现象,尤其当天气变化、连续阴雨天时候,缺氧现象更加明显。尤其是死亡的刚毛藻在池底特别黑,特别毒,可使底质黑化和产生有毒物质硫化氢,容易造成池底缺氧、环境恶化,影响海参正常生长,严重时引起海参快速死亡;

③阻碍海参运动:减少海参的活动空间,妨碍海参的活动和摄食,生长缓慢,参体消瘦。青苔(尤其是刚毛藻)的丝状结构往往会使海参困在其中,甚至会使裹挟在其中的海参死亡或被锯断头,危害严重。

青苔的防控:

①健康清塘(详看关键控制技术二):因前造养殖导致池塘留有青苔的“种子”沉在底泥中,因此要彻底清淤消毒,随后要解毒,并通过生物净化环节及时分解青苔尸体以免留下隐患;

②如果清塘没有经过解毒和生物净化环节,趁早春青苔还没出芽时,提前按6~8亩用黑金神1包+培藻养参膏1桶+特力钙1包+清源2瓶(三者提前浸泡1夜)肥水,降低池塘透明度,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池底,防止池底青苔类等的成长。同时清除苔藻一般都宜早不宜晚,可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或2~3月刚出芽时,选择晴天按5亩用黑金神1包和粉剂活菌王2包(提前浸泡1夜)洒在青苔集中的地方,3~4天后用解毒超爽解毒,并用得立康+粒粒神改底。水温较高时,一定要谨防缺氧,在发现池边有虾蟹鱼爬边时,需及时换水或用降解灵+离子对钙补充溶氧,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春天,有些池子想出参种前慎用杀苔藻药,特别是农用的扑草净,对海参的怀卵率及将来的受精质量都会有严重影响。

杀青苔等海藻时的注意事项:市场上常规的杀苔藻药作用机理主要有三个共同特点:a.通过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b.都是通过根部吸收;c.这类产品都是酸性的。所以杀苔藻要想效果好,①要选择连续晴天三天以上,如在雨季杀苔藻一般要酌情多量多次。②泼洒时最好采取和水泼洒法,若与黄泥掺拌泼洒会有两个副作用:a.泥会使水浑藻脏,影响藻类光合作用,降低杀藻的效果; b.黄泥会吸附杀苔药一起沉降于池底,若在海参摄食的旺季,会使海参误食中毒,轻者萎缩不伸展,重者会“吐肠”死亡。③青苔较多且较厚这种情况杀苔藻一般要多量多次,因为辅助捞青苔则会扯断青苔,对于没有根的青苔一般都较难杀死,因为它没法从根部吸收杀苔药;④在夏季青苔繁殖速度快,数量大,难以清除时,在杀苔时将水位提高至1.5米以上,以辅助杀灭青苔。⑤杀苔时会引起水体缺氧,所以要及时补充底氧,但不宜用碱性的增氧剂或底改,以免降低杀藻效果;⑥杀死青苔后,能捞的及时捞出,捞出后及时用解毒超爽解毒,并用得立康+粒粒神多量多次改底,以防死苔烂在池底发酵、发热而引起底臭、底热缺氧,同时也可防海参误入其中而引起海参氨氮急性中毒。

6.扁虫病

【病因】扁虫感染一般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扁虫多在细菌感染后的病参体上存在加剧海参的病情,加速海参的死亡,所以扁虫属于继发性感染。

【流行】每年的1~3月养殖水体温度较低(8℃以下)是发病高峰期。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当水温上升到14℃以上时,病情减轻或消失。

【症状】病参腹部和背部多有溃烂斑块,严重的甚至整块组织烂掉,露出深层组织。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大量的扁虫(细长,成线状,长度不等)寄生在皮下组织内,造成组织溃烂和损伤。经解剖后可发现患病个体多数已经排脏,丧失摄食能力。

【防控】

预防:寄生虫病重在预防,尤其清塘要彻底,杀灭和分解底泥中的虫体,详见 “警惕虫害风险”。

控制:全池泼洒虫此净(1瓶2亩),连用两天,第三天上午用解毒超爽(1瓶3亩)解毒,3小时后按3亩用六控底健康1包+得立康1包混合全池干撒。同时用活性蒜宝、本草大康、丰参素、清源各按1%拌料投喂。

二.夏季高温雨水期:

高温期前应将适捕海参尽量出售,稀疏密度,降低度夏风险。

1.夏季非雨季的管理

由于近年来海参病害通常发生在春季伊始、夏季高温雨季、冬季冰下期,养殖户都明白必须加强这三个阶段的细节管理和病害防控;但也让人们造成误解:认为夏季只要没有连续的雨季就不需要对池塘做任何处理。实践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即使在夏季非雨季时期,也应加强管理,做到冬病夏防、秋病夏防。

因为在夏季,水温超过20℃时,虽然一两以上的海参进入夏眠,但一两以下的海参则不夏眠,处于继续摄食状态。对于正常进水带入的有机质碎屑、富含底栖硅藻的海浮泥、未夏眠海参的排泄物,如果管理不慎,容易造成底质污染。因为此时海参代谢旺盛,排泄物多,在整个夏季不断处于积累的状态,这些有机物在高温季节很容易腐败变质并被慢慢掩盖于耗氧底层下,池塘底部慢慢变为有害的垃圾场。当春、秋两季摄食高峰期来临时,这些有害物质很容易因未经及时降解而被海参摄食,从而埋下隐患,诱发海参系列病害。所以,底质污染往往形成于夏季,而因其而诱发的病害则发生在春、秋两季以及冬季结冰时期。

应对措施:蓄水降底温,逐渐将水位提高至1.6~1.8米为海参夏眠提供合适的度夏环境。建议每10天1次按6~8亩用得立康、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各1包养护底质,增加底氧,第二天按8~10亩用培藻养参膏1桶+新活菌王1瓶+清源2瓶养护水质,适时用纳米氧(或降解灵+离子对钙)打破水体分层。以养代疗,防重于治,通过事前控制,把养殖隐患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甚至未萌芽状态,千万不要幻想有什么神药能很快解决积累已久的问题。

2.雨季谨防漂参、中毒现象的出现

①雨季漂参:夏天雨季,尤其是暴雨较集中时段,长时间的较大雨量会造成海参漂参。症状:海参向池边移动,部分海参肿胀漂浮,部分出现肿嘴化皮症状,沉底后死亡。

原因:暴雨过后,大量淡水留在池塘表面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水体盐度分层、底层缺氧发热。池塘底部缺氧,海参向溶氧量较高的池边移动,由于吸收了大量盐度很低的水,海参密度变低和海参运动能力失调,部分海参体内发生水中毒,从而形成漂参。

②雨季海参中毒: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加剧,空气中有害物质、尘粒、酸性气体、有毒气体等物质不断增多,造成雨水不仅酸性大,而且有毒物质增多。雨水积聚池塘,如不及时排出,给池塘养殖生物带来毒性。尤其在晴天多日后,下雨所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尤其严重。

高温雨季漂参、中毒的防控:

预防:

①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雨量预报;

②在雨天来临前2天按10~12亩泼洒解毒超爽1瓶+新活菌王1瓶+培藻养参膏1桶,稳定藻相和水质,增加水体缓冲和海参抗应激能力,防止由于天气突变和有害物质积累造成的转水、海参肿嘴、吐肠等问题;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5

健康高效成参养殖的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5一.春季水温上升期:1.化冰后的池塘管理春季化冰后,由于一个冬季未对池塘进行管理,池塘中会积累大量有害细菌,池底也会形成较多有机物的积累和发酵产物,因此需要对海参池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杀菌和改底。如果海参年前摄食不足或部分海参体质较差,则应首先泼洒酶解多糖和清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t4mb6587p23x6i11fyp2nsft0iv0l00r4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