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位
6.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
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盐、红糖、沙子各 1份,水3杯,搅拌棒3根,学习单1份 分组材料二:面粉 2份,水2杯,搅拌棒2根
分组材料三:加了面粉的水 1杯,盐水1杯,搅拌棒2根,过滤装置2个(一次性杯
子上固定一块深色的棉布或滤纸)
演示材料:尝味棒1根,盐水1杯(可食用),红糖水1杯,搅拌棒1根,麻油少量,水1杯,搅拌棒1根,课件,板书
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驴子背的盐和糖哪儿去了,并出示课题。
观看动画,聚焦“溶解”这一话题,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聚焦“溶解”的话题,揭示学生的前概念。
二、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2、出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引导学生预测: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
3、组织学生观察三种物质是什么样的。
4、指导学生把三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5、指导学生充分搅拌三个杯子里的混合物,观察。 6、指导学生将三个杯子里的物质静置 3分钟,观察。 7、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引导学生思考,盐和糖是否还在水中。
小结:糖和盐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将盐、红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变化,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三、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0、引导学生思考,面粉会不会溶解在水中。 11、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并观察。
12、指导学生将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布上,进行过滤,并观察。 引导学生思考,面粉是否溶解在水中了。 13、指导学生观察静置后的加了面粉的水。 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静置后观察、过滤后比较等方法,认识到面粉不能在水中溶解。知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
四、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4、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油能否溶解在水中。
15、演示实验:将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片刻。
播放视频,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 在水中。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质不能溶解。
板书设计:
盐和糖哪儿去了
溶解 教学反思:
7.找空气
教学目标:
1. 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 4个;安全图钉、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组合。 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1. 出示一个大袋子: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样子的?给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觉?
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同学们比较小,所以给大家
准备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你是怎么把袋子装的这么鼓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绍一下吗?
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如果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2.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装的鼓鼓的,你还想去哪里装一装呢?
注意:小组同学要在一起不能分开,装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来。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些同学的袋子装的最鼓保留的时间最长。
说说你们在哪里把塑料袋装满的? 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撑得鼓鼓的?(多问几位同学)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 3.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找空气》。【板书】 (二)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1. 拎起一位同学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
2. 除了看出袋子别了,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
4.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空气是生命之源 1. 看一段视频放松下!
为什么游泳时要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呢? 那同学们能离得开空气吗?
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 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全体起立,伸出右手捏住鼻子,注意要将你的嘴闭紧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呼吸哦!实在难受你就结束憋气坐下来。
你有什么感受?
2.除了游泳和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空气的?【视频】
出示图:那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呢?【视频】
3.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还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空气,好不好?
板书设计:
找空气 装气 放气 憋气
8.这里面有空气吗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
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
(1)水槽、矿泉水瓶、抹布。
(2)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塑料块、红豆、硬币、水罐、放大镜、托盘。
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预设:
(一)判断开口的空瓶和盖上盖子的空瓶里面是否有空气,引入课题,了解到有些物体的内部空间是有空气的。
1. 上一节课我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空气? 原来这么多地方都有空气呀,那这个瓶子里面有空气吗?为什么这么认为? 2.盖上瓶盖,这时候瓶子里面有空气吗?
3.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究竟它们里面有没有空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第8课《这里面有空气吗》。【板书】
4.谁的想法对呢?你有办法证明吗? 学生可能有的办法 教师引导策略
将瓶口对着脸捏瓶子会感觉到有风。
哦,用这种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将瓶口对准哨子挤压瓶子会听到声音。
用针把瓶子扎一个洞。扎过以后瓶子上就会有一个洞,你想用它干什么? 问大家:有一个洞我们就能看到空气了吗?有办法让我们看见吗? 把瓶子放入水中,看有没有泡泡。
具体该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做演示)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吧!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PPT出示将袋子压入水中活动图片)这个活动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发?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吧!
······
5.实验注意事项:
第一个实验是把没盖的瓶子放入水中,第二个呢?
在做完第一个实验后需要将瓶子里的水倒干净,盖上瓶盖。
做第二个实验时,提醒大家一定要在水中打开瓶盖,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时将衣袖拽上去,避免弄湿衣服。每组都有一块抹布可以及时地将洒在
桌面上的水擦干净,下面请各组到指定地点开展活动。
6.刚刚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哎呀,原来不管矿泉水瓶盖上盖子还是没有盖上盖子,它们里面都有空气呀。【板书】
(二)猜测验证粉笔、海绵、砖块、石块、弹珠、塑料块、硬币、红豆等物体里面是否有空气,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狭小孔隙中有空气。
1. 那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有哪些物品吧, 请每组*号同学从抽屉里拿出托盘,大家一起看一看托盘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托盘里有粉笔、海绵、砖块、石块、弹珠、塑料块、 硬币、红豆。【板书】
2.猜猜看,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
大家想的都不一样啊,谁猜的对呢,你有办法证明吗? 学生可能有的办法 教师引导策略 方法一:
可以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有没有小泡泡,如果看到有小泡泡,说明里面有空气。如果没有看到泡泡,说明里面没有空气。
这么多物品是不是要一下子全部放入水里?那应该怎么做呢,你觉得怎样才能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这个实验。【视频】
要观察的物品比较多,我们还需要及时地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这里有一张活动记录单,你会填写吗?请*号同学领取托盘。
观察时先观察一类物品,再观察另一类物品, 请*号同学上台领取放大镜。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汇报。( PPT上打“√”和“×”)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物品里面是否有空气,将他们分为两类,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中。【板书】
这些物品里面都有空气,我们把它们放到一个圆圈里,把里面没有空气的物品放到另一个圆圈里。【板书】
为什么有些物品里面有空气,而有些物品里面没有空气呢?真的是这样吗?(学生说到方法
二,学生分组按照方法二活动)
学生汇报:通过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里面有空气的物品有很多孔隙,而里面没有空气的物体上没有孔隙。
为什么有孔隙的物体里面会有空气呢?哦!原来空气都藏在这些小孔隙里呀!
方法二:
物品表面有小孔的就有空气。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哦!原来空气可以藏在这些小孔隙里呀! 让我们用放大镜更仔细、更清楚的观察一下它们的表面吧。
谁来说说放大镜怎么使用?(请一名学生示范:将放大镜放在你要观察物体的上方,透过它去观察物体,物体位置不变上下移动放大镜调整与物体的距离或者放大镜位置不变上下移动物体,调整至你看的最清楚的位置)
请*号同学上台领取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