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纲解读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分析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掌握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3.分析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区时、日期变更的计算。 4.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生用书P20]

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时。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自我检测]

读地球自转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上线速度最大; 纬线上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线速度为0。

(2)角速度分布规律: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 ,均为 。 (3)由变式图b可知:

①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线速度 ,但是图中A、B两点线速度不同,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考法指南 以区域图、光照图或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考查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是本讲内容的主要考查形式和方向,如2019全国卷ⅡT8。 ②从等值线的排列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 半球;从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 和30°N之间,位于 纬度地区。

③从等值线弯曲状况看,A处凸向数值小的方向,线速度 ,说明地势 ;而B处则相反。

答案:(1)赤道 60° 极点 (2)相等 15°/h (3)①相同

海拔 ②北 60°N 中 ③大 高 考向 地球自转速度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因素 纬度 海拔 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0~837 km/h→高纬度??

自转线速度?837~1 447 km/h→中纬度

??1 447~1 670 km/h→低纬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2019·郑州模拟)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e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e点线速度比a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a点低 B.e点线速度比b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b点低 C.e点线速度比c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c点低 D.e点线速度比d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d点低 2.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影响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关系 负相关 正相关 B.同纬度,海拔变高,线速度变大,角速度不变 C.同海拔,纬度变低,角、线速度变大 D.同经度,角、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解析:第1题,e、a相比,e点线速度大、海拔高,其线速度大,有可能是海拔高导致的,故A错误。e、b相比,e点海拔低,线速度大,说明其纬度一定低于b点,故B正确。e、c相比,e点线速度、海拔均小于c,说明e点纬度有可能等于或高于c,故C错误。e、d相比,e点海拔高但线速度小,说明纬度一定高于d点,故D错误。第2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高,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小;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大;在地球上,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故B项正确。

答案:1.B 2.B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生用书P21]

1.产生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AOB为晨线。

(2)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3)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

(2)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不断交替而产生的。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不同经度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一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考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纲解读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分析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掌握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3.分析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区时、日期变更的计算。4.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生用书P20]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t31q3wptx5gf8x599ez10e609m8f001b8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