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课标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并不是通过纸上谈兵就能得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在学生不断的应用、不断的体验中建立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块知识,教材在安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三者中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日”是最容易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的。但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却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日、北京申奥成功之日、3月12日植树节、六一儿(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2)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足够的时空中建构知识。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较之时、分、秒却显得更加复杂。虽然说学
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是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缺乏对年、月、日的清晰认识和数学化的思考过程。如:学生虽然知道一到过年就是又长了一岁,但对于一年到底有多长是个模糊概念;他们虽然知道4月份过了就是5月份,可对一月到底有多长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们知道上午时间加下午时间就是一天,但对用24记时却是陌生的操作。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人教版教材内容的设计关注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如:在观察年历月历有序得出“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解答这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当然,思维的有序不等同于知识发现的有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年月日》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学生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之中,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然而教材中只简单介绍了年、月、日的知识,没有说明年、月、日产生的过程以及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由来,学生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也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问为什么。教材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一些
活动来让学生学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从而学习有用的数学;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验证、推理等过程,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重难点突破措施】
1、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有所了解,在学生
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
3、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年月日》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经验:
低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只不过学生的这些经验是零散、模糊的。
2、学生的能力:
心理学家表明:8到10岁的孩子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过渡期,思维由直观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创造,并且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探究能力。所以,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并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年历,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近四年的年历、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收集的近几年的年历、每个小组一台笔记本电脑、小组合作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同学们,谁知道我们居住在哪个星球上?在地球上我们能看到哪些星体?
太阳、月亮和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三个星球在宇宙中不断地运动着,他们是怎样运动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播放三球运动视频,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形成)
谁来说一说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