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新物种产生 B.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进化 C.物种的灭绝一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是基因多样性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喷洒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出现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唯一因素
D.枯叶蝶背面色泽和形状极似枯叶是突变后再自然选择的结果
3.假设某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8,b=0.2,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基因库中B、b的频率B=0.3,b=0.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动物种群基因库中基因B、b的产生最终来自基因突变 C.该动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D.在整个过程中,该动物种群中Bb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是先增加后减少
4.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
A.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 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 D.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
5.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杂草为敏感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除草剂的使用使杂草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B.除草剂对杂草进行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抗药性杂草与敏感性杂草在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在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与敏感性的个体数目接近 6.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7.“超级细菌”有“泛耐药性”,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诱发病菌发生变异而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B.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 D.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明超级细菌为新的物种
8.如图为某群岛上蝉的物种演化示意图,其中,乙为有翅蝉、丁为无翅蝉、戊为残翅蝉、己为超长翅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乙演化为丁、戊、己,前提是乙会发生突变 B.乙迁到N岛时与丙之间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C.丙物种的形成是基因频率不定向变化的结果 D.丁和戊先经过地理隔离,后形成生殖隔离
9.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10.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
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50%C.42%
D.21%
11.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
B.40%C.60%
D.80%
1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__。
——★ 参 考 答 案 ★——
1.A2.D3.C 4.D5.B6.B7.C8.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