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差别之理,消解平等之理。而唯识学恰恰是于事相讲差别于理性讲平等,二者是对立统一,不是无别同一。这是值得深思的大问题。佛果功德论者,主要讲三身四智。佛果具有自性身、受用身和变化身。这是佛的正报果德,由三身而有土,即自性土、受用身、变化土。这是佛的依报。佛是依正圆满的圣果。佛的果位心量是由四智组成。四智者由转八识而成。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依智。三身四智就是无上的佛果功德。佛的自性身是真实圆满的法界身,佛的受用身是美妙香洁的常乐身,佛的变化身是至善慈悲广播的神通身。佛果就是真善美的圆满成就,也是一切有佛性有情必然要趣向的目的之彼岸。佛教是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对一切众生要生平等心,这个平等心是为利乐有情而发的,这是从共相之理而施设的。这类于世间的“人权之平等”一样,是尊敬一切生命价值与尊严,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个体本性及其目的结果也是平等。平等是一个价值观,是一个道德律,但不是事实自然。当然,我们既要承认为事实自然,又要依据道德律而实现平等的价值观。因为虽然各自性体不同,但彼此毕竟都有增上缘关系。从平等慈悲的利他业行中,可以饶益一切有情。佛教的关怀一切有情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而发的。由此心态而对宇宙人生,自然自私执实的内在妄情就会灭除。为了平衡,为了协调,我们就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各尽其力,平等互助。这样才能庄严国土,广利含灵。由善业而导归各个有情,各得其所。从这种理念而建构的佛教世间观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对世间和平、安顿、快乐、吉祥是有建设性作用的。唯识学是大乘佛法,它是丰富的文化宝藏,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命的自我觉照都有直接性帮助。因此,唯识学是寻求生命光明者所必须修学的。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