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 1』
4. 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吗?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a ? 1 0 ? a ? 1 a ? 1 0 ? a ? 1 向 x、y 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图象关于原点和 y 轴不对称 函数图象都在 x 轴上方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 自左向右看,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上升 图象逐渐下降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 象纵坐标都大于 1 象纵坐标都小于 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 象纵坐标都小于 1 象纵坐标都大于 1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陡 图象上升趋势是越来越缓 函数的定义域为 R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的值域为 R+ a 0 ? 1 增函数 减函数 x ? 0, a x ? 1 x ? 0, a x ? 1 x ? 0, a x ? 1 x ? 0, a x ? 1 函数值开始增长较函数值开始减小极慢,到了某一值后 快,到了某一值后 增长速度极快; 减小速度较慢; 9.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b]上,f (x) ? a x (a ? 0且a ? 1) 值域是[f (a), f (b)] 或[f (b), f (a)] ;
(2) 若x ? 0 ,则f (x) ? 1; f (x)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x ? R ; (3) 对于指数函数f (x) ? a x (a ? 0且a ? 1) ,总有f (1) ? a ;
(4)当a ? 1时,若x1 ? x 2 ,则f (x1 ) ? f (x 2 ) ;
(三)典型例题
例 1.(教材 P66 例 6).解:(略)
问题:你能根据本例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几个条件吗? 例 2.(教材 P66 例 7) 解:(略)
问题:你能根据本例说明怎样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 说明:规范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方法、步骤与格式. 巩固练习:(教材 P69 习题 A 组第 7 题) 四十一、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作业布置
本节主要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四十二、
7. 必做题:教材 P69 习题 2.1(A 组) 第 5、6、8、12 题.
——————————————第 31 页 (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 1』
8. 选做题:教材 P70 习题 2.1(B 组) 第 1 题.
课题:§2.2.1 对数
教学目的:(1)理解对数的概念;
(2) 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3) 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
化. 教学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四十三、
引入课题
10.(对数的起源)价绍对数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引入对
数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对数的兴趣,培养对数学习的科学研究精神. 11.尝试解决本小节开始提出的问题. 四十四、
新课教学
1. 对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 a x ? N (Logarithm),记作:
(a ? 0, a ? 1) ,那么数 x 叫做以N 的对数 .a 为.底.
x ? loga N
a — 底数, N — 真数, log a N — 对数式
1 注意底数的限制 a ? 0 ,且 a ? 1; 说明:○
x2 a ? N ? log N ? x ; ○a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
log a N 1 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 a ? 0 ,且 a ? 思考:○1;
2 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 ○
设计意图:正确理解对数定义中底数的限制,为以后对数型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作准备.
两个重要对数:
1 常用对数(common logarithm)○:以 10 为底的对数lg N ;
——————————————第 32 页 (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 1』
2 自然对数(natural logarithm)○:以无理数 e ? 2.71828… 为底的对数的
对数ln N .
2.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log a N ? x
? ?
- - ax ? N
指数式
对数式
对数底数 对数 真数
a → 幂底数
x → 指数
- N → 幂
例 1.(教材 P73 例 1)
巩固练习:(教材 P74 练习 1、2)
设计意图:熟练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加深理解对数概念.
说明:本例题和练习均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完成,并指出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对数的性质
(学生活动)
1 阅读教材 P73 例 2,指出其中求 x 的依据; ○
2 独立思考完成教材 P74 练习 3、4,指出其中蕴含的结论○
对数的性质
(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2)1 的对数是零: log a 1 ? 0 ;
(3) 底数的对数是 1: loga a ? 1;
(4) 对数恒等式: a loga (5)
N
? N ;
log a an ? n .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四十五、
1 引入对数的必要性; ○
2 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
3 对数的基本性○
质.四十六、 作业布置
——————————————第 33 页 (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 1』
教材 P86 习题 2.2(A 组) 第 1、2 题,(B 组) 第 1 题.
课题:§2.2.1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的:(1)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
(2) 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3)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
用. 教学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教学难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的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四十七、
12. 对数的定义: ab ? N ? log a N ? b ;
引入课题
loga 13. 对数恒等式: a
N
b? N , log a a ? b ;
四十八、 新课教学
1.对数的运算性质提出问题:
根据对数的定义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m?n1 设log 2 ? m ○, log 3 ; a a ? n ,求 a
2 设loga M ? m ,○ loga N ? n ,试利用 m 、 n 表示log a (M · N ) .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评析,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1,并引导学生仿此推导其余运算性质)
运算性质:
如果 a ? 0 ,且 a ? 1, M ? 0 , N ? 0 ,那么: loga N ; 1 log a (M · N ) ? loga M + ○ 2 loga ○M ? loga M - loga N ; N n 3 loga M ? n log ○a M
(n ? R) . ——————————————第 34 页 (共 70页)——————————————
『高中数学·必修 1』
(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叙述上面的三个运算性质) 学生活动:
1 阅读教材P75 例 3、4,○;
设计意图:在应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2 完成教材P79 练习 1~3 ○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反馈学生对对数运算性质掌握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利用科学计算器求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值
设计意图:学会利用计算器、计算机求常用对数值和自然对数值的方法. 思考:对于本小节开始的问题中,可否利用计算器求解log1.01
入换底公式.
5. 换底公式
18 13
的值?从而引
a ? 0 ,且 a ? 1; c ? 0 ,且c ? 1 ; b ? 0 ). log b ? logc b (
a log c a
学生活动
1 根据对数的定义推导对数的换底公式. ○
设计意图:了解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与思想方法,深刻理解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2 思考完成教材 P76 问题(即本小节开始提出的问题)○; 3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
(1) log am b ??(2) log a b ?
n
log b ;
m a 1
.
n
log b a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并熟练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
说明:利用换底公式解题时常常换成常用对数,但有时还要根据具体题目确定底数.
6. 课堂练习
1 教材P79 练习 4 ○
2 已知lg 2 ? 0.3010, ○lg 3 ? 0.4771, 试求:lg12的值。
23 试求: lg 2 ? lg 2 ? lg ○5 ? lg 5 的值。(对换 5 与 2,再试一试)
——————————————第 35 页 (共 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