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第4题,对流层随海拔的增加气压下降。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最大,说明气压值下降幅度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1—2月气压值几乎没有变化,7—8月气压值略有上升,11—12月气压值升高约30百帕,而4—5月气压值下降约20百帕,其气压值下降幅度最大。故B项正确。第5题,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表明夏季对流层顶的海拔最高,而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越高,对流层顶的海拔就越高。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第6题,对流层顶的高度,与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有关,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顶的海拔就高。纬度越高,近地面大气温度越低。所以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纬度呈负相关。经度的差异对气温影响较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对流层顶高度与海拔呈负相关。夏季水面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冬季水面温度比陆地温度高,所以对流层顶高度与河网密度相关性不大。 答案4.B 5.D 6.B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7~8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 城天气现象(白天/最高温/最低温 28 ℃ /18 ℃ 25 ℃ /19 ℃ 24 ℃尔滨 西宁
22 ℃/3 ℃ /11 ℃ 市 夜间) 北京 上海 哈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7.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8.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 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 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
解析第7题,昼夜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第8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12时,A项错误;该日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 ℃,不可能为冬季,C项错误;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较低,D项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可能受台风影响,产生降水。 答案7.D 8.B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千万千克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据此完成第9~10题。
9.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 A.升高,④增强 B.升高,③增强 C.降低,①增强 D.降低,②增强
10.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第9题,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千万千克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故选C项。第10题,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是在微生物分解后,释放出氨,氨再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的尘埃颗粒。夏季温度高,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快,释放出的氨再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的尘埃颗粒更多,削弱作用更明显,故选B项。 答案9.C 10.B
11.(研究性学习)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一 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
实验二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
(1)实验一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2)甲箱温度应该比乙箱温度的读数 (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 (3)实验二中放入瓶中的温度计的读数会 (填“大”或“小”)一些。为什么? 解析实验一中两只玻璃箱的唯一区别是一个放了土,另一个没放土,有土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实验二中的玻璃瓶相当于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大气层,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因而玻璃瓶里的气温高于外面。
答案(1)D (2)大 有土的玻璃箱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产生的地面辐射也强。
(3)大 太阳辐射可穿透玻璃瓶使瓶内气温升高,而玻璃可阻挡瓶内热量向外散发,所以瓶内气温会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