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间歇灭菌法: 又称分段灭菌法或丁达尔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将待灭菌的培养基放在 80 ~100℃下蒸煮 15~60 min , 以杀灭其中所有的微生物营养体, 然后放至室温或 37℃下保温过夜, 诱使其中残存的芽孢发芽, 第二天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 如此连续重复 3 天即可在较低的灭菌温度下同样达到彻底灭菌的良好效果。
4常规加压蒸气灭菌法: 一般称作“高压蒸气灭菌法”, 但因其压力范围甚低, 故改用“加压”两字更合适。这是一种利用高温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 优点是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故被广泛使用。
其原理是: 将待灭菌的物件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专用加压灭菌锅内, 盖上锅盖, 并打开排气阀, 通过加热煮沸, 让蒸气驱尽锅内原有的空气, 然后关闭锅盖上的阀门, 再继续加热, 使锅内蒸气压逐渐上升, 随之温度也相应上升至 100℃以上。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 一般温度应达到 121℃, 时间维持 15~20 min。有时为防止培养基内葡萄糖等成分的破坏, 也可采用在较低温度下维持 35 min 的方法。加压蒸气灭菌法适合于一切微生物学实验室、医疗保健机构或发酵工厂中对培养基及多种器材或物料的灭菌
热死时间, 指在某一温度下, 杀死某微生物的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短时间。
热死温度, 又称热死点, 指在一定时间内, 杀死某微生物的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 影响加压蒸气灭菌效果的因素 1. 灭菌物体含菌量 2. 灭菌锅内空气排除程度 3. 灭菌对象的 pH 4. 灭菌对象的体积 5. 加热与散热速度
灭菌锅空气没有排尽有啥影响:
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气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气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气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气的温度。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 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 包括病原菌, 病毒, 癌细胞等) 的生命活动, 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第七章
什么叫杂交育种及其理论基础与区别 诱变育种的整个过程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诱变剂处理均匀而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 在促进其突变率显著提高的基础上, 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 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目的的突变株, 以供科学实验或生产实践使用。
表型( phenotype ) 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 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体现。所以, 它与遗传型不同, 是一种现实性。 饰变(modification) 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 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特点是整个群体中的几乎每一个体都发生同样变化; 性状变化的幅度小; 因其遗传物质未变, 故饰变是不遗传的。 模式生物特性:
物种与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个体的体制极其简单; 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 易于在成分简单的组合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 繁殖速度快; 易于积累不同的中间代谢物或终产物; 菌落形态的可见性与多样性;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各个体作用的直接性和均一性; 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各种微生物一般都有其相应的病毒; 以及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富有特色的原始有性生殖方式等
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 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 即cccDNA
①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3 类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称基本培
养基。
完全培养基: 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称完全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 : 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 称补充培养基。
②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有关的3 类遗传型个体:
野生型 : 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营养缺陷型: 野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 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 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 这类突变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简称营养缺陷型。 原养型: 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 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夹层培养法: 先在培养皿底部倒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 待凝, 添加一层混有经诱变剂处理菌液的基本培养基, 其上再浇一薄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 遂成“ 三明治”状。经培养后, 对首次出现的菌落用记号笔一一标在皿底。然后, 再向皿内倒上一薄层第四层培养基———完全培养基。再经培养后, 全长出形态较小的新菌落,它们多数都是营养缺陷型突变株。若用含特定生长因子的基本培养基作第四层, 就可直接分离到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限量补充培养法: 把诱变处理后的细胞接种在含有微量蛋白胨的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野生型细胞就迅速长成较大的菌落, 而营养缺陷型则因营养受限制生长缓慢, 只形成微小菌落。若想获得某一特定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只要在基本培养基上加入微量的相应物质就即可。
逐个检出法: 把经诱变剂处理后的细胞群涂布在完全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 待长成单个菌落后, 用接种针或灭菌牙签把这些单个菌落逐个整齐地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平板和另一完全培养基平板上, 使两个平板上的菌落位置严格对应。经培养后, 如果在完全培养基平板的某一部位上长出菌落, 而在基本培养基的相应位置上却不长, 说明此乃营养缺陷型。
影印平板法: 将诱变剂处理后的细胞群涂布在一完全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后, 使其长出许多菌落。然后用影印接种工具, 把平板上的全部菌落转印到另一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后, 比较前后两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如果发现在前一培养基平板上的某一部位长有菌落, 而在后一平板上的相应部位却呈空白, 说明这就是一个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基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 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 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
感受态: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转倒: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 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 通过交换与整合, 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 感染复数:感染时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比值,即平均每个细菌感染噬菌体的数量。
普遍转导: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段DNA进行误包,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
局限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 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 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接合:供体菌通过性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 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准性生殖:这是一种在同种而不同菌株的体细胞间发生的融合, 它可不借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重组子。因此, 可认为准性生殖是在自然条件下, 真核微生物体细胞间的一种自发性的原生质体融合现象。
衰退:是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 而使某物种原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变的现象。 复壮:
狭义的复壮:仅是一种消极的措施, 指在菌种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下, 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 从已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 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
广义的复壮:是一项积极的措施, 即在菌种的典型性状或生产性能尚未衰退前, 就经常有意识地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 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正变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