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衢道中》教案及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衢道中》教案及反思

一、复习学过的两首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曾几的《三衢道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 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热情。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三衢山的道中) 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著有《茶山集》。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了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古诗的同时,对诗人也要有所了解。

三、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1.掌握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纠正字音。 (3)指名读,汇报生字。

第 1 页 / 共 5 页

溪、泛:左部都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溪”右边中间部分有点。

减:“减法”的“减”。

梅: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每天”的“每”。 (4)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梅、溪、泛、减”的书写。 这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溪:写时注意右部分,“爫”“幺”“大”,不要忽视中间的“幺”有点。写时要紧凑。

减:右边不是“成”,里面是“一”“口”。 (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2.标出停顿,读通读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读古诗,提出疑问。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同学交流。

(3)作者的心情怎样? 4.学生交流汇报。

5.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第 2 页 / 共 5 页

6.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感。这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2)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而行。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它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指导学生读这句诗。

这两句诗的意思:梅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都是晴朗的日子,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以后再走山路。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么,该怎么读这两句诗呢?

(3)正当诗人走在山路上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下面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绿阴:苍绿的树荫。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第 3 页 / 共 5 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衢道中》教案及反思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三衢道中》教案及反思一、复习学过的两首古诗,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2.曾几的《三衢道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美景呢?设计意图:回顾学过的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激发学习热情。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1.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三衢山的道中)2.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shwl42jo80ne2d1fovz9epjx24qwd012u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