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民版)
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1、(2013·浙江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现代文学家胡适在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时说:(它)有先天太极等……又谈心说性……也信灾异感应。但其中的主要观点却是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点,又叫做“天理”观点。下面对于这个分析的阐释,准确的是
①先天太极与天道观点同属于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想 ②灾异感应是汉代儒教的一种观点,董仲舒汲取自阴阳五行学说 ③谈心说性是佛教讨论的问题,在我国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④宋代理学汲取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养料,将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
【解析】佛教属于外来宗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③表述有误,排除③,故选B。 【答案】B
2.(2013·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要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元朝把理学定
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 为科场程式
【考点】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把握材料中“政治意识形态”和“借助于权力”即可,A项是打击儒学,BC项未借助权力,选择D项,元朝皇庆二年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熹的思想被树立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答案】D
3.(2013·浙江金华普通高中高三文综知识竞赛)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考点】中西思想比较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别是指文艺复兴时间的人文主义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路德教主张,
天人感应是汉代董仲舒思想主张,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主张,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 (2013·浙江省名校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一联)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考点】程朱理学
【解析】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一物的探究,获得一物的道理、知识,明显带有科学性,故选B项。A、C、D均在强调伦理道德,可排除。
【答案】B
5.(2013·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第三次联考)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关心”,体现了其封闭性。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C项错误;理学重点注重的不是世界本源,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B。D表述准确,也符合题意。
【答案】D
6. (2013·江苏泰兴高三期中)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仅仅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 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唯物与唯心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考点】宋明理学与王夫之唯物思想
【解析】考查对程朱理学与王夫之唯物思想的比较分析。程朱理学把世界万物的本源概括为抽象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是唯物主义,这是两者的本质别,C项准确;A项是属于程朱理学;题干两者都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B项排除;D项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答案】C
7.(2013·广东省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其它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答案】B
8、(2013·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在鹅湖之会与陆九渊实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度水岭有感》,诗日:“地势觅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 C .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和解读水平.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结尾“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朱熹的理解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孔孟纲常。
【答案】B
9、(2013·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明理学 ( )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水平.审题,答案在题中。格物仅仅程朱一派修身的出发点;平天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
【答案】A
10.(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示范校)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在得民”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人伦者,天理也” A.①②③ 【考点】:儒家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水平。③④属于封建伦理道德,故能够排除。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答案】:B
11.(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示范校)下列主张属于宋明理学思想中“理解论”范畴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格心” C.“成贤成圣” D.“齐家平天下”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水平。A、C、D属于修养论。 【答案】:B
12.(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普通校)以下宋明理学的言论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是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仅仅理” B.“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考点】中国古代理学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水平。A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项属于封建糟粕;C项体现了为国家、为百姓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大意义;D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C
13、(2013·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二)颇炎武认为学风空疏是明朝亡国的重要原因,而士人祟尚空谈是有历史渊源的。他说:“一时名士风流,盛于雒下。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此诸贤为之倡也。自此以后,竞相祖述……以至国亡于上,教沦于下。”他所说的这种现象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历史时期
A.先秦 B.魏晋 C.隋唐 D.宋元 【考点】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魏晋时代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佛者盛行,儒学遭到冲击。学风特点是崇尚空谈,玄学盛行。
【答案】B
14. (2013·江苏南通一中高三期中)《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考点】程朱理学
【解析】从题干中的“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可知,克己复礼是“存天理,灭人欲”,ACD项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
【答案】B
15.(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下符合其本意的解释是
A. “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B. “宇宙便是吾心” C.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
【解析】二程和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理解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故选A。B、C、D三项都是心学思想。
【答案】12.A
16.(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
【解析】“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反映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说明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故选B。A、C、D三项均表述错误;
【答案】9.B
17.(2013·福建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9月联考)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考点】心学
【解析】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人天生就具有良知。所以应选D。
【答案】D。此题为2009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因为D项。原答案为B。
18.(2013·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温州籍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曾自撰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据此判断要想成为“国学大师”,必须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②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谙熟天文地理
③熟知古今历史,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④会说百种方言,深得老百姓爱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提取信息和知识综合使用水平。解答时注意题干的关键信息“国学大师”。采用排除法解答。“国学”就不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③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