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普通感冒合理用药专项点评*
龙云,唐捷
【摘 要】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了解儿童普通感冒的用药情况,为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12月儿科普通感冒的处方进行专项处方点评,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以及国内外相关专家共识为依据,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该院儿童普通感冒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4%,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率为59.7%,复方感冒药的使用率为96.4%,2种以上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率为65.7%。该院儿童普通感冒用药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感冒药、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存在滥用,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 临床医师对普通感冒及抗感冒药的认知不足,医院药学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药学干预手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7(036)008 【总页数】4
【关键词】用药分析;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全;药学干预;感冒,普通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08.020
普通感冒是儿科常见疾病,位居儿童疾病谱首位。普通感冒用药需求量大,临床医师处方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1]。据流行病学统计,婴幼儿平均每年患病6~10次,病程通常10~14 d[2]。我国每年用于缓解咳嗽等感冒症状的非处方药物费用近20亿美元,疾病社会负担重[3]。儿童组织器官发育不全,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等功能较弱,因此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如果用药不当,很容
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对健康造成甚于疾病本身的严重危害[4]。2010年由中国哮喘联盟和中国循证医学中心联合组织的“普通感冒的诊治现状与认知度的调查”表明,临床医师对普通感冒的认知度存在一定差距,临床用药存在一系列不合理现象。为了解本院儿童普通感冒的用药情况,发现用药不当的突出问题,为药学干预提供依据,提高本院儿童普通感冒的合理用药水平,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及处方资料 本次调查的患者为2015年10月—12月来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临床诊断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计938例。处方来源于上述患者当次就诊处方共计1 622张。
1.2 研究方法 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药》《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2年版)》《特殊人群普通感冒用药的专家共识(2015年版)》为依据,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rescription autometic screening system,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软件及人工点评相结合的模式对所有抽查处方进行全处方点评。设计处方点评表,用Excel201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3 点评主要内容 调查本院儿科普通感冒就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病毒药物使用率及2种以上复方感冒药物的联合用药情况。
1.4 处方点评标准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判定:①为避免耐药及抗菌药物滥用,无细菌感染依据者,不能以预防为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②外周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和(或)C反应蛋白升高,伴有脓涕或咳黄浓痰,体力下降、耳部疼痛等
症状,考虑有肺炎、鼻窦炎或中耳炎时,应加用抗菌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合理使用判定标准:目前尚无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故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普通感冒。目前临床对普通感冒存在重复用药,不恰当联合用药的盲目用药等问题,例如,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制剂与退热药联用,给予无发热患儿使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制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等,导致超量用药并增加不良反应,所以不推荐具有相同成分的药物联合使用[5]。
2 结果
2.1 全院儿童普通感冒用药情况 复方感冒制剂存在联合用药情况,所以处方数超出患者例数。见表1。
2.2 复方感冒药联合用药情况 复方感冒制剂包括氨酚麻美干混剂、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伪麻美芬滴剂等;抗组胺药包括氯苯那敏、酮替芬、西替利嗪滴剂等;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布洛芬缓释混悬液等。调查中发现,本院儿童普通感冒治疗用药存在2种以上复方感冒药或相同、相类似成分联合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的使用问题 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以鼻病毒(30%~40%)和冠状病毒(10%~15%)、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为主要致病原。国内外相关指南一致推荐普通感冒的治疗应以对症治疗为主,无需使用抗菌药物,而且为避免耐药及抗菌药物滥用,无细菌感染依据者,不能以预防为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5-6]。有资料显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抗菌药物使用量最大、最不合理的一种疾病,目前国内普通感冒患儿72%~98%使用抗菌药物,肺炎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