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一方土
1.你调查到我国现有土地资源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漫画《最后的耕地》,说说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土地问题极为严重,请你就耕地锐减,侵占、浪费土地等现象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中国自古有“安土重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但在这次了解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活动中,看到的是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造成大量土地的荒芜,对此你产生了哪些思考?(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
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 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非常有纪念意义。 “土地”的含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脚踏一方土
1.示例:人均耕地少;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东西部资源匹配失衡;耕地后备资源太少;可开发土地基本已被开发利用;土地开发强度大;盲目用地突出;城市存量潜力大;村镇用地超标。
2.某些地方盲目地进行土地开发,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完善土地制度、完善不健全的法律、加强珍惜土地的宣传、保护环境等。
4.从土地大量荒芜将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方面思考即可。
5.①土地孕育万物 ②土地孕育人类 ③土地是国家的象征 ④土地是故乡的象征
走进小说天地
1.依据下列对小说中人物评价的例子,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取一至两个,进行评价。 例:孔乙己——科举制度造就的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闰土——三座大山压迫而成的木头人。
备选人物:鲁达、香菱、猪八戒、曹操、何大学问、奥楚蔑洛夫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下边提示猜猜这些小说人物是谁,出自哪本名著?
(1)人称“黑旋风”,是一个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专杀贪官污吏”:
(2)“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
(3)“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人:
(4)“智演空城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的人:
(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哪本名著中哪个人物之手?:
3.名著阅读考查。
一天半夜里,我突然被一阵高呼声惊醒,几位朝廷大臣要求我马上赶到皇宫去,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失火了。我一路小心赶往皇宫,没有踏伤一个行人。皇后寝宫火势很猛,虽然侍卫们一桶一桶地把水供应给我,但因水源离这儿很远,显然无济于事。看来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免不了要烧成平地。幸亏我当时心眼特别活,忽然想起一条妙计:我在适当的地方撒了一大泡尿,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了,这才把他们费了多少年心血建造的宫殿救了下来。
(1)以上这段文字是《格列佛游记》中的一个情节,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一段经历。除了小人国之外,格列佛还游历了其他一些国家,请任意写出两个国家的国名。 ___________
(2)大火扑灭后,皇帝和皇后对格列佛的救火行为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美丽的小区我的家,我们大家呵护她。有人把生活垃圾抛散在小区,污染小区环境。为了制止这种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的小区,请你为小区拟一则公益广告。 ___________
2.假如你的邻居有个坏习惯,为了省事,每天早晨都会在出门时顺手将几袋垃圾扔在楼道口。你怎样对他(她)进行劝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某班开展了“走进社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情况调查组准备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
①对老年人: ②对家里人: (2)文明宣传组负责对社区进行文明宣传。他们对不文明的宣传语进行了整改。社区某角落里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请把它改成温馨提示语。要求语言简洁,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愉快服务组决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办一台“母爱·感恩”的主题晚会。请你为节目诗朗诵《游子吟》和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妈妈的吻》写一段串词。
4.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为了响应市委市府发出了“创建和谐城市”的号召,巴川中学初三(8)班开展了“关注社区”的调查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你编拟一个调查活动计划 活动目的: 活动过程:
(2)走进社区,同学们发现了社区有下面一些现象:
①社区内,很多人中老人在搓麻将,稀里哗拉之声不绝,有的人还在为打麻将大吵大闹。
②小区的狭小绿化带里,一些小孩在追逐嬉闹,把花草树木弄得惨不忍睹。 ③地上随外可见乱扔的垃圾,甚至有的窗子的防盗网上也挂着塑料袋。 ④墙上张贴着许多“牛皮癣”广告,弄得墙壁面目全非。
⑤几乎家家户户的窗子、阳台上都安着防盗网,门装的是防盗门。 A.你从上面的现象,发现了在哪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
B.为了创建“和谐社区”,让大家生活在一个文明、祥和的环境中,有必要制订社会区文明公约。请你给小区居委会提几点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5.(2010·北京)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社区居委会王主任为你提供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原因。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4所,平均每百位65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2.3个。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53.3%的市民因不愿离开家人,首选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也要在家养老。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②2010年5月11日《北京日报》)
材料二:
2007~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状况
年度总人口数(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20071213.3158.813.1 20081229.9162.213.2 20091245.8168.813.5
(数据来源:①《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②《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③2010年5月14日《北京晚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作为社区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餐桌”已经覆盖到北京市2600多个社区。下面是对三位老人的一段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年餐桌”的三条理由。(每空要用4个字回答)
张爷爷:我和老伴都80多岁了,就想着能在小区里有个地方吃饭,那多省事啊。现在有了“老年餐桌”,走路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吃上饭。真好!
李奶奶:“老年餐桌”价钱可便宜啦,花几块钱就能吃一顿饭,有荤,有素,还有汤,饭菜都不错,吃得特可口!
赵爷爷:政府不但给补贴,还给指定餐馆挂牌呢,要是饭菜不好,不讲卫生,服务不好,就摘它的牌。
理由一:① 理由二:② 理由三:③
(3)在与居委会王主任交谈时,他说了下面一番话。面对王主任的困难,请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王主任说:“咱们的社区老年人多,需要助老服务的内容还多着呢。除了为老年人开办‘老年餐桌’以外,好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盼着有人能上门打扫卫生,代买物品,帮助到医院取药等等。这些我们都想做,可是为老年人服务的就那么几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人九下综合性学习练习题(附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