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特征,如江淮方言苏北有些地方的入声韵尾-?则弱化为喉部肌肉之紧缩。藏缅语族元音分松紧的现象也可为汉语史提供一些参考。
3、声调问题
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声调的产生有几种不同的来源。如藏语古无声调,现代藏语三大方言中安多方言仍无声调,只有卫藏方言和康方言发展出了声调系统。声调的产生主要是自身声母和韵尾大量简化的结果。以拉萨话为例,影响声调产生和分化的主要因素有三:1)声母清浊对立的消失;2)前缀音的脱落;3)辅音韵尾的简化。可见声调的产生是声母清浊对立、音节头尾简化的代偿结果。
元音的长短也和声调有关。汉藏语系中不少语言的元音有长短的分别。一般说来韵尾发达的语言,元音分长短;韵尾不发达的语言元音不分长短。汉藏语系语言的声调跟声母有密切关系,跟元音长短也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藏语拉萨话,它的元音好像也分长短,元音长短跟声调以互补的姿态出现。
汉语的元音在历史上也是分长短的。《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这说明那时长短音还有区别音位的功能。现代粤方言有些元音仍分长短。汉藏语系语言元音分长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论点。王力先生从上古声调的发展认为上古声调以元音的长短为其特征,舒声有长短两类,就是平声和上声;促声也有两类,到中古变为去声和入声。
上古汉语有无声调、有几个声调,诸家说法不一。顾炎武主张“古人四声一贯”,认为虽有四声,但在韵文中各调可以贯通相押。陈第则认为“四声之辨,古人未有”,即上古没有声调的区别。其后学者有的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有的主张有平上入而无去,有的主张只有平入两类,不一而足。
我们认为汉语声调的发展,跟汉藏语系语言声调的发展有类似之处。上古汉语结构跟古藏语有相似的情况,如声母清浊对立,有丰富的辅音韵尾和前缀音。汉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他的亲属语言也有同样的情况,如元音分长短、声母清浊对立、辅音韵尾脱落影响声调分化、复辅音的分化。上古汉语声调的发展规律同样也经历由元音长短转化为声调的过程。
4、有关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的趋势
一般认为汉藏语系语言的语素特点是单音节的。从汉藏语发展的趋势看,大多数语言是由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单音节词发展为复音节词,在汉藏系语言中主要是由单音节词根加附加成分构成双音节词。近年来对此问题有进一步研究,认为有些多音节词是由韵尾辅音分离变成后随音节的声母,使词的音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由单音节词便成双音节词或四音节词,如藏语的发展就是如此。藏语的这种变化对研究古汉语多音节产生的原因颇有参考价值。
二十七、中国古代方言学成就
一、两汉时期
中国古代方言学是由西汉扬雄的《方言》奠基的。《方言》全称《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言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方言》包括了周末和秦汉的方言材料,用平面描写的方法,就地域的差异来进行方言词语的比较。《方言》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重视民间口语,能以活的语言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这与现代的方言调查已很相近,这对于两千年前的学者来说是很难得的。
第二,《方言》以词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不受文字限制。由于不受文字束缚,有些字实际上只是起标音作用,可见扬雄调查方言已具有一定的语言学观点。
第三,既看到方言的复杂性,又看到方言的一致性。《方言》第一次触及方言的分区和“通语”的概念,
.s.. .. . ..
. .. . ..
杨雄不但能在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因素,而且还研究了词语使用的频率和意义的转变(所谓“古今语”、“转语”“语之转”),并用“通语”一词代替过去的“雅言”,这在语言理论上是有创造性贡献的。
第四,《方言》在编纂方法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它的体例是既着重不同空间的比较,又顾及不同时间的异同;既尽量罗列特殊的方言词语,又注意条分缕析,即异求同。这就充分体现了方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使所揭示的方言现象既有明晰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区界,这是相当科学的。
《方言》之后,东汉刘熙的《释名》从语音和词义两方面探求名物的由来和异同,同时也涉及方言,保存了一些当时的方言材料。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阶段方言研究的最高成就当推郭璞的《方言注》。《方言》的价值深为晋代郭璞所识。郭璞为《方言》作注,对《方言》中的词语加以解释或说明,常以晋代方言来和扬雄所记录的汉代方言相比较,以证实古今词语的变化,指明某些汉代方言词语保存在何地,转移到何处,或已发展为通语。郭璞的《方言注》对《方言》是富有创造性的说明和补充。因此王国维说:“读子云书可知汉代方言,读景纯书并可知晋时方言”。
三、隋唐至元明时期
自汉末魏晋以来,随着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传统语言学从上古时期的以训诂为中心转到了以音韵为中心,出现了很多韵书,虽然其中不乏“各有土风”之作,多少透露了一点地方方音的信息,但由于隋唐以后对共同语的要求迫切,着重中原正音,排斥方言的风气在音韵研究上很突出。《切韵》的目的就是想针对方音分歧的现象而有所取舍,定出统一的标准音来。《切韵》以后的韵书,如《唐韵》《广韵》《集韵》等也都以正音为目的。至于当时的方言情况,只能在一些杂谈笔记中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看不到真正从方言角度来系统描写某个方音的专书。只是到了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才打破了隋唐以来方言研究陷于停滞的局面,此书对于探讨普通话语音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中原音韵》以后,元明两代很少有其他以方言为对象的著作出现,只是在一些笔记中零星记载了一些方言材料,如张位《问奇集》卷下《各地乡音》中就分区罗列了南北各地的不同语音,虽不能使我们全面地了解方言的语音系统,但对当时各地的语音特征也能略知大概。
自魏晋至元明,传统语言学研究偏重于语音,方言的调查研究也很少涉及语音以外的内容,对于方言词汇的搜集整理没有多少发展。一些笔记体著作,如《困学纪闻》《辍耕录》《丹铅总录》《庄岳委谈》《七修类稿》等,都只有一些关于方言的零星记录,其规模远不能跟《方言》相比。《方言》重视调查口语词汇的优良传统实际上中断了。到明末方以智,对方言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把方言俗语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汉语的语音、语义的发展变化大都保存在不同的方言中,主张利用方言以通古今之变。在他的巨著《通雅》中有专章考证方言俗语的语音语义的流变。只可惜由于政治的原因,方以智的著作在清代流传不广,他卓越的见解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清代
清代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全面发展的时代。方言俗语得到了学者的重视。以方言词语的搜集和考证为中心的方言研究工作相当活跃。出现了不少搜集和考证方言俗语的著作,这类著作按其性质可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考证某一词语的历史渊源为目的,如翟灏《通俗编》、钱大昕《恒言录》、范寅《越谚》等。其中范寅《越谚》在方法、观点上较之同类著作略胜一筹,值得引起重视。《越谚》如实记录了绍兴方言,在辑录方言词语的同时,还注意到语音,这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认为“今之雅,古之俗也;今之俗,后之雅也”, 能突破因袭思想的束缚,比较注意人民群众日常口语,所以取得了较高成就。
另一类是专为方言俗语考求其古雅的本字,如胡文英《吴下方言考》、杨恭桓《客话本字》等。
在辑录考证方言俗语的同时,清代学者还撰写了一些续补疏校《方言》的著作,如杭世骏《续方言》、戴震《方言疏证》等。
在清代方言研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献廷《广阳杂记》。刘献廷是能够了解科学的方言调查方法的学者,可惜他调查汉语方言的宏愿未能实现。
五、清末民国初
这一阶段方言研究成就最大者当属章太炎。他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对实际方言的调查研究,亲自搜集了不少当时流行的方言词语,撰《新方言》11卷,吸取明清两代音韵训诂的研究成果,注意从音韵演变的角度来考释词语的转变,从而探求词语的渊源。他能比较严格的依据古今语音的变化条例来考释词源,又注意到用实际
.s.. .. . ..
. .. . ..
方言的事实来旁证,从而获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新方言》堪称为运用传统方法研究方言的最高成就,为后人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方言资料。张氏还尝试对个别地方方言进行调查,他是我国近代最先给汉语方言分区的学者,分为10区,在当时条件下,这种划分虽不很准确,但首创之功不可没。
.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