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00-《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四年制会计专业学生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 政治经济学

一、 课程性质及任务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所以,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以经济自由主义为核心,研究供求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微观经济政策。这些理论都以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如何决定为中心,因此微观经济学常被称为价格理论。

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技能,能掌握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为今后学习财政学、商品学、营销学、管理学奠定基础。课程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以规范分析为辅,注重效率,兼顾公平。课程经常使用极值法分析消费者均衡、厂商均衡,使用图形分析市场均衡。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 2.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3.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4.要求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 5.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 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

6.引导学生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和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三、学时分配表 章序 1 2 3 4 5 6 7 导言 第一章 供求理论 第二章 弹性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机动与测验 章题 小计 4 6 4 6 2 2 2 4 讲授学时 4 4 2 4 2 2 2 实训学时 2 2 2 4

合计 30 20 10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言

教学内容 :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熟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了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教学难点: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及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认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

讨论: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有何不同

第一章?供求理论

教学内容:掌握: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供给的概念、影响供给数量变化的因素;均衡的含义、均衡的价格决定、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弹性

熟悉: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事例

了解: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教学重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需求(供给)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区分。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考察单个商品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其价格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明供求定律、市场均衡的实现;并对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阐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收益的关系;通过引入时间变化因素,阐明动态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引出蛛网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掌握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经济事例。准确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现实市场变化及其某些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

讨论:什么是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谷践伤农”与“薄利多销”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章 弹性理论

教学内容:掌握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和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了解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弹性概念的扩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教学重点: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和弧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弹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需求(供给)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的区分;弹性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考察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收益的关系;通过引入时间变化因素,阐明动态分析方法的运用,并引出蛛网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准确理解需求与供给的基本概念;掌握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的概念、计算与应用。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现实市场变化及其某些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内容:掌建立握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容。熟悉: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

2、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3、预算线的变动(四种情况)

了解: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及特点;预算线及其移动;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均衡条件。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条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考察消费者行为,目的在于从消费者行为出发,对需求进行进一步研究,由此说明或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并说明该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证明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消费者取得的最大效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大家了解微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消费者根据哪些因素和什么原则来决定其购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以及消费者达到均衡状态(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具体说明收入、价格、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需求的关系。并能较客观地分析、评价微观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了解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内容,熟悉建立两种效用理论的前提条件以及相应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并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说明需求规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讨论: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各是什么

第四章?生产理论

教学内容:

掌握: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优组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熟悉: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厂商利润最大化与要素最优组合;扩展线及规模报酬问题 了解:厂商的组织形式;企业的本质及厂商的目标

教学重点:三条短期产量曲线及其关系;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长期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教学难点:几种特殊的生产函数;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同学们掌握生产者如何进行理性选择,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过程。要求学生掌握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中三条产量曲线的关系及生产的三个阶段及合理的经济区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两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和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中两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讨论: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满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什么

第五章 成本理论

教学内容: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生产成本的有关概念、函数以及各种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熟悉: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 了解: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及曲线

教学重点:一组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其推导;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组长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其推导;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一组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其推导;一组长期成本曲线的特征及其推导;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总体特征。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同学们掌握成本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关于成本的各种曲线;理解掌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生产规模的选择;了解成本的性质及成本的构成;学会运用成本理论分析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生产规模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讨论:什么是机会成本、显成本与隐成本什么是扩展线

第六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教学内容:掌握(1)垄断(2)外部性(3)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4)信息补对称 教学重点: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难点: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垄断与市场失灵、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启发式教学,经济问题讨论分析 讨论: 市场失灵及其原因、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美)斯蒂格利茨着,《经济学》(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美)斯蒂格利茨着,《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美)曼斯菲尔德着,《微观经济学》(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梁小民着?,《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张元鹏着《西方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 六、使用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程》,张淑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考核方法

本学科采取开卷考试,百分制记分。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试卷成绩所占60%。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00-《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学时:30学分:2适用对象:四年制会计专业学生先行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s8yn823lu2i4cx3q5al1oirv327wf00pn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