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40例病因
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28
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導临床诊断。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良性淋巴结肿大4例,淋巴结结核8例,细菌感染5例,青霉菌感染5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8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可因临床各系统疾病所致,对不明原因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关键词 艾滋病;浅表淋巴结肿大;病因分析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感染淋巴组织导致淋巴结肿大等,因此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患者的常见表现或体征。而临床中许多疾病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这一临床表现,如结核病、恶性淋巴瘤等,所以对肿大的淋巴结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水平,本研究收治患者40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左侧颈部8例,右侧颈部10例,双侧颈部16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例。其中单发淋巴结肿大12例,多发淋巴结肿大20例,融合肿大淋巴结8例。
诊断标准:40例艾滋病患者均经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我院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检测(蛋白印迹法)htv抗体确认(+),符合相关诊断标准m。浅表肿大淋巴结经查体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直径≥1 cm。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各种辅助检查进行分析。36例患者行手术切除、活检,如果患者的肿大淋巴结为单发,则在手术时直接进行完整切除;如果为多发淋巴结,则切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4例有液化坏死的淋巴结行脓液涂片及培养,经he、giemsa、六胺银、瑞氏、抗酸和d-pas染色,有异型细胞加做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
流行病学特点:40例患者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40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34例,静脉吸毒6例。
临床表现:开始肿大至就诊时间30 d~1年。淋巴结肿大发生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之前26例,发生在haart后14例,均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诉,部分患者合并疼痛,少数患者出现持续发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轻度到中度贫血患者10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部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检查:左侧颈部8例,右侧颈部10例,双侧颈部16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例。其中单发淋巴结肿大12例,多发淋巴结肿大20例,融合肿大淋巴结8例。淋巴结直径1.5~20 cm。部分淋巴结有液化坏死。
病理检查及病原菌检查结果:手术切除淋巴结外观大多为灰白色或鱼肉样,其中病理检查回报良性淋巴结肿大4例,以局部病变为主;淋巴结结核8例;细菌感染5例,青霉菌感染5例。恶性淋巴结肿大18例,以弥漫大b淋巴瘤为主(包括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典型病理图片如图1~6。 讨论
艾滋病的病理学改变主要见于淋巴组织及造血系统,其中淋巴结是主要的靶器官,感染急性期即可见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病变,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晚期淋巴结内淋巴细胞稀少。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身各处。在局部发生炎症时,淋巴结常因细菌及其毒素刺激而肿大。在某些全身性感染时,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引起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本组40例患者中,8例(20%)诊断为淋巴结结核,18例(45%)经病理活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提示结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40例艾滋病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cd4+t淋巴细胞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