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名词解释
1. 乡土小说:
① 又称“流寓者的文学”,是指二十年代一些流域都市的作家在鲁迅的影响下,
靠回忆重组来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② 乡土小说兴起于1923年前后,主要作者有废名、许钦文《故乡》、许杰《惨
雾》等。
③ 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是回忆、乡愁、风土、写实。
2. 东北作家群:
① 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关内而崛起于上海的青年作
家。主要有萧红、萧军等。
② 他们来自被沦陷区,身受日寇侵略之苦,作品中描述东北人民的生活和英勇
的抗日斗争,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③ 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表露了
人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
④ 主要作品有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萧军《八月的乡村》。
3. 文学研究会
①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叶绍钧、许地山、沈雁冰、王统
照等12人,后发展到170多人。文学研究会以沈雁冰接编并通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为会刊,后陆续编印了《文学旬报》《诗》《戏剧》等刊物,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200多种。至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宣告了文学研究会终止。
② 宗旨与立场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主张文学
为人生,反对唯美派脱离人生的“以文学为纯艺术”的观点。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因此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
4. 创造社
① 1921年6月日本东京成立,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张资平等
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创造社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日》、《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水》等,显示出一种异军突起之势。 ② 立场和主张是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
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③ 转折1925年“五卅”后,冯乃超、朱镜我、李一氓等进步作家加入创造社,随
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郭沫若等又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蒋光慈)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进行偏激的批判,引起“文学革命”的争论。主要刊物有《文化批判》《创造月刊》等。创造社于1929年为国民党政府封闭,部份成员加入
“左联”。
5. 新月社
① 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成员多为
英美留学生。新月社成员较复杂,本来不是一个专门的文艺团体,带有文化社交俱乐部的性质。
② 1925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1926年4月在《晨报》副刊上开辟《诗
镌》栏目,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在徐志摩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诗人群,成为新月诗派,包括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诗人。
6. 新感觉派
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主要阵地是《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刊物,主要作家有施蛰存、穆时英、叶灵凤等。
新感觉派小说是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发展时期大致是 1930 — 1935 年。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 题材上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艺术表现上,多用现代派手法,在人物刻画多用弗洛伊德分析说,注重表现人的潜意识和病态心理。它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
7. 左联(左翼作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