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期末复习指导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树祥
高一期末复习指导
一、匀速圆周运动:
1、描述量: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转速n,向心加速度a,圆轨道半径r,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v=rω,n=1/T,v??2?s2?r?2?n,(拓展内容)??2?rn,???tTtTFv22?2a??r???v??r()2?r(2πn)2
mrT4?2V22
2、条件:需要向心力。(拓展内容)大小:F= m =mωr = m2r,作用是使物体产
rT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
3、两个结论:皮带和齿轮传动中,如果没有出现打滑情况,则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等大;同轴转动物体上各点的角速度任何时刻都相等。 二、机械振动
1、描述量:振幅A,周期T,频率f
2、(拓展内容)简谐运动是指物体在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回复力F跟位移x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kx,此式一方面向我们描述了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另一方面也向我们提供了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的依据。 3、简谐运动过程分析:简谐运动中各个物理量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远离平衡位置的过程中,x增大,F增大,a增大,而a与v反向,故速率v减小,动能减小;在靠近平衡位置的过程中,位移x减小,F减小,a减小,但a与v同向,故v增大,动能增大。
3、(拓展内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描述的是质点做简谐振动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4、(拓展内容)单摆周期公式:在摆角不超过5°时,单摆振动是简谐运动,其周期公式
2?T=
l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只跟摆长与当地重力加
速度有关,其中摆长是指摆动圆弧的圆心到摆球重心的距离。 三、机械波:
1、描述量:波幅A,波长λ,波速V,周期T,频率f。
2、描述公式:V=λ/T=λf; 波速大小由传播振动的介质特性所决定;波的频率等于质点振动频率,大小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波长由波源和介质决定 3、产生和传播条件:波源和介质。
4、波的图像:表述了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状况。为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与振动图像很相似,但是有本质区别) 5、(拓展内容)波的特性:(1)波的叠加原理:各列波彼此通过,互不干扰;波叠加时介质质点位移等于各位移的矢量和;(2)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的现象;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3)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
区域相互隔开 四、机械能 1.功:一个物体受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公式:
W?FScos?。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动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
2.功率: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平均功率: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计算平均功率的方法有两种:①P?W ②P?FV,用②这种方法求时t力F必须是恒力,且力F与平均速度方向共线。瞬时功率:表示力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做功的快慢。计算瞬时功率的方法P=Fv,式中的v为物体的瞬时速度,F与速度方向共线。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公式:EK?12mv。动能是标量,也是2相对量,选不同的参照物动能不同,但一般我们选地面为参照物。
4、重力势能: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公式:EP=mgh,其中h是物体重心相对于零势面的高度。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在零势面之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正,在零势面之下的物体重力势能为负;重力势能是相对量,选不同的零势面重力势能不同,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面选取无关。
5、机械能:物体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公式:E=EK+EP
6.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公式:E机=常数, E机0=E机t, ?E机=0, ?Ek=-?EP, 11
或mgh1+ mv12=mgh2+ mv22
22
五、分子和气体定律:
1、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气体状态参量:压强、温度、体积。其中压强一般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3、玻意耳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2)公式:P1V1=P2V2。 3、查理定律:(1)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2)公式:
PP1?2 T1T2高二期末复习指导
一、电磁感应 电磁波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必须闭合(2)穿过回路的磁通量要发生变化。
2、右手定则:伸开右手,让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3、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周围会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会产生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交替产生,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电磁场),并从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v=λf,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电磁波按波长从小到大依次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4、(拓展)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应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按下列四个步骤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①明确原磁场方向;②确定原磁场的磁通量是增强还是减弱;③根据增反减同来确定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跟原磁场同向还是反向);④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方向。 6、(拓展内容)感应电动势:由于导体在恒定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的电动势。计算公式:E=Blv; 7、(拓展内容)电磁感应解题思路(1)首先要确定电源,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就是电源,如果它有电阻,则相当于内电阻。如果在一个电路中有几部分都产生电动势,则这相当于几个电源串并联,(2)要分析内外电路结构,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3)画出等效电路图,(4)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他电路规律建立方程求解。如果涉及力学问题,就是在受力分析中比纯力学问题多了一个安培力,解题方法与纯力学问题基本相同,如平衡问题可用平衡条件列方程,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列方程,非匀变速或设计能量问题时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列方程。需要注意的是安培力的大小一般与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速度变化时,安培力随之变化,可能会导致部分弹力及摩擦力也发生变化,而力的变化必导致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
二、物质的微观结构
1、电子的发现: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原子是可分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2、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放射源:钋放在带小孔的铅盒中,能放射α粒子。金箔:延展性很好,容易使其厚度极小。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水平面内转动。荧光屏:玻璃片上涂有荧光物质硫化锌,装在显微镜上。
3、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跟原来的运动方向偏离不多,少数α粒子产生较大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个别α粒子被弹回 4、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心部分,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不停的绕核旋转。 5、三种射线:放射性物质天然衰变时放射出的射线有三种,即α、β、γ射线,它们的本质和性质如表下所示。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本质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高能光子流 速度 ≈C/10 ≈C =C 电量 2e -e 0 质量数 4u 0 0 穿透本领 最弱 较强 最强 电离本领 最强 较弱 最弱 表中所列穿透本领,α射线的穿透本领很弱,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一张薄铝箔或一张薄纸就能挡住它。β射线的贯穿本领较强,可以穿透几厘米的铝板;γ射线贯穿本领最强,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6、(拓展内容)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原子核衰变前后质量数、电荷数、能量均守恒。
α衰变:原子核放出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新核的序数减少2;
β衰变:核内的中子放出一个电子后转变为质子,新核的序数增加1。 7、(拓展内容)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1)放射性元素有半数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
1n?n()2 ;②剩间,称为这种元素的半衰期。(2)、相关公式:①剩余原子核的个数:
剩0tT1Tm?m()2。 余原子核(原子)的质量:
剩0t41718、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147N?2He?8O?1H
41219、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94Be?2He?6C?0n
10、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原子核常用符号ZAX来表示,X是元素符号,Z为原子的原子序数,也代表质子数;A为原子核的质量数,也代表质子加中子的总数,即核子数 三、宇宙
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F?Gm1gm2。公式的适用条r2件: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的计算。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就是它们球心之间的距离。
2、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可以近似看成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设离地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mg?GMmGM,g? 22(R0?h)(R0?h)3、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几乎在同一平面绕
太阳公转。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速度越大 4、恒星演化分诞生期、存在期和死亡期。其中一颗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质量,质量越大,寿命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