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指导:文学作品阅读易错点盘点
1.情节概括 丢分原因:
没有找准答案区间,导致概括不准确;没有注意题目的显性或隐性要求,比如概括角度,概括字数,概括的形式等,导致概括不合要求;概括水平欠缺 具体题型示例:
(1).《阿长与》中,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不大佩服——不耐烦——怨恨——
学生常犯错误:文中有相对应的词语,不知道选用,自己找了一个不太准确的词语;没搞清楚概括区间,导致概括错误;没有注意形式上只能是一个词语或短语,搞了一个句子
(2).《远行》中,请从儿子的角度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不超过50字。
学生常犯错误:没有注意概括角度是儿子,有的从父亲角度来说的,有的2个角度都有;有的超过字数。 2.重点词语或句子的赏析 丢分原因:
经常和含义、作用混淆;不知道从哪些角度赏析,导致角度不对或不全;
具体题型示例:
(1)《黄昏》小说A\\B\\C\\D处的“扭着”“贴着”“喷射”“抽搐”是传神的动作描写,请你选择其中一处,加以品析。
学生易犯错误:容易把这些动作本身表现了大马哈鱼的当时怎样的一种状态给忽略掉了;没有联系大马哈鱼当时的处境来赏析作者想表现大马哈鱼怎样的品质。
(2)《最后的午餐》赏析下面句子
“秧苗们伸胳膊伸腿在嚓嚓拔节,不久的将来就要开花结果,看得柒校长心花怒放。”
学生易犯错误:答成了语句的作用;修辞手法考虑不全,这里不但有拟人,还有比喻;本体是什么,理解不准确;这样写的作用,不能从对人物形象的作用角度来赏析。 3.重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丢分原因:
经常和赏析、作用混淆;不能结合上下文语境,使语义被孤立割裂;不会抓关键词;没有结合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倾向 具体题型示例:
(1)《一方阳光》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
“它躺在母亲怀里,或者伏在我的脚面上,虔诚地念诵着由西天带来的神秘经文。”
学生易犯错误:没有联系上下文,没有看懂这是个比喻句,要还原出本体来理解。
(2)《最后的午餐》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他这会是醉了” 学生易犯错误:没有抓关键词“醉了”来分析,校长为什么喝醉了,人醉时那种意识不清醒的状态,糊涂的状态; 4.人物形象的把握 丢分原因:
对人物的理解不全面;理解歪曲或牵强或无中生有;没有注意人物前后的变化;概括的点有重复没有按要求举例分析 具体题型示例:
(1)《身后的眼睛》“从全文看,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易犯错误:忽略了作为一个孩子的特征:稚气未脱,导致分析不全面。
(2)《我与周瑜相遇》“从全文看,周瑜是怎样的一个英雄?” 学生易犯错误:没有注意小说中周瑜前后思想的变化,之前,他是一个热爱战争的英雄,而之后,他放下屠刀,更希望做一介平民。 (3)《李教授》“概括回答李教授有怎样的美好品质,并举例说明。 学生易犯错误:缺少举例:概括的不全面;品质有重复 5.重要词语或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丢分原因:
经常和赏析、含义混淆;不能从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作用来分析;不能从对上下文的内容、结构、主题表现上等角度来全面理解;不熟悉环境描写的作用。 具体题型示例:
(1)《身后的眼睛》“文中划线处都描写了月光,请简析这些写景语句的作用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月光洒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
学生易犯错误:这两处描写不在一段,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学生往往笼统分析,导致丢分
(2)《第N次重复》“有人认为,结尾最后一句点出“一场交易”是小说的败笔,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学生易犯错误:考虑了结构上的作用,而忽略了内容上的作用;考虑了对人物形象的作用,而忽略了对主旨的作用,还有增强小说的讽刺意味等。
6.标题的理解与赏析 丢分原因:
不能从内容、结构、主题表现上、人物的形象上、作者的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角度来全面理解; 具体题型示例:
(1)《青龙偃月刀》小说以“青龙偃月刀”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易犯错误:不能由物及人,由刀联系到人物何爹的形象(技艺的高超、侠义又固执的品质等);不能联系文中的主旨(暗示何爹对传统技艺的继承与热爱)。
(2)《一方阳光》“作者以《一方阳光》为题有何用意?”
学生易犯错误:忽略标题的双关含义里的表层含义(回忆中与母亲共享的那一方阳光)或深层含义(指母亲的温柔、爱和期望就像童年的那一方阳光,永远给我温暖);忽略标题的线索作用。 7.写作特色的赏析 丢分原因:
不熟悉文学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导致不会灵活迁移;对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也不太懂,导致手法错误
不能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及要表现的主旨 具体题型示例:
(1)《雪国里的精灵》“作者在写平凡的小花前,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雪之大而广?”
学生易犯错误:手法的错误,这里是衬托(烘托),写成了别的手法;不能联系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表现气候的严寒,烘托小花生长环境的恶劣,突出平凡小花的坚韧顽强、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来分析,而是就雪讲雪。
(2)《男孩,别哭》“文末为何提到影片《男孩,别哭》?” 学生易犯错误:不能想到和文中自己的经历形成对比(即不能联系文本的写作目的);或者没有联系文本要表现的主旨(表明父亲的鼓励对我成长的重要意义)。
8.作者情感态度的解读(一般以选择题、开放拓展题的形式考察) 丢分原因:
因为没有仔细阅读,没有认真思考,导致对作者的态度、情感把握不准确;想的过于复杂,导致纠结不清,往往选错;不会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用排除法解决 具体题型示例:
(1)《胖子和瘦子》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反映了俄国官场中的森严等级和小官吏的卑躬屈节,鞭挞伪善、庸俗的社会畸形心态。
B.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采取了夸张的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C.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体现小说重要意象。
D.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但因为作品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减弱了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学生易犯错误:对主题把握不准,对反衬的手法的作用不能理解,又不会采用排除法。
(D项是不恰当的:小说悲哀、凝重之情其实深深蕴含于字里行间,正是透过喜剧化的幽默、滑稽,小说揭露的社会问题更加令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