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

冯用军1,2,朱立明2

【摘 要】【摘 要】 大学先修课程始于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大学先修项目,其60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起步较晚,在快速成长中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全面推广缺乏系统条件、高考评价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学分通用认可度亟待提升、溢出教育马太效应需警惕。为系统提升CAP的教学质量和全域影响力,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可以实施一揽子解决方案:第一,借鉴美国经验,创建中国特色的CAP模式;第二,变革教育理念,丰富CAP的多元评价方法;第三,构建协同联盟,联合提高CAP的认可程度;第四,探索新型教育模式,夯实CAP的发展基础。 【期刊名称】江苏高教 【年(卷),期】2024(000)005 【总页数】6

【关键词】【关键词】 人才培养;大学先修课程;学分;发展困境;解决方案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大学之要,首在育人。培养和造就宏大人才队伍是加速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力量。让思想之光引领世界前行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中国大学必须勇于肩负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优化人才培养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战略、民族希望和人民利益的实现汇聚强大的人才智慧和软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简称《中长期教改纲要》)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

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啃硬骨头、涉险滩需要人才、呼唤人才,但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衔接存在断层,高中优秀人才缺乏多样、有效培养和选拔机制,大学新生适应期较长、师生间有效教学不足、拔尖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蹚过深水区、发展度过攻坚期,实现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无缝衔接,中国开始逐步探索和试点大学先修课程,在拓宽人才培养的进口[1]、建设“双一流”大学、推动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杰出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困境,必须寻求帕累托次优解决方案。

一、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发展态势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hina Advanced Placement,CAP)源于美国的大学先修项目(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AP课程是美国大学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标准,1951年由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联合发起设立。为缩短K12学生转化为大学生的适应期、加快人才培养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955年,位于纽约市的最大非政府性教育组织——美国大学理事会开始参与AP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即在部分优质高中试点开设先修性大学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APC)。试点并推广先修课程完全符合大学理事会的宗旨和理念,即可持续改进中学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并努力获得生涯成功。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可凭AP考试成绩申请大学,并可获得学分认证。1965-1989年,美国教育家哈伦·汉森(Harlan Hanson)成为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项目负责人,先修课程逐渐囊括更多科目,并对这种高水平的课程进行课程指导和质量监控。到2017年,AP项目开发了百余门先修科目供全球学生修读,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300所大学承认AP课程学分,并将其列为

入学标准或参考标准,全球参与学习的学生人数超过700万,其中超过两百万的学生参加考试。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充分表明,高中生参加大学先修课学习,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从而站在更高层面去理解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对于构建知识逻辑和运用新的学习方法等有显著成效,也可使高中生从中学学习生活向大学学习生活的变轨更加顺畅。

大学先修课程是优质高中预授大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多采用大学的教学方式,引导高中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去探索和思考。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是指在高中或大学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旨在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训练,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和兴趣水平的教育,从而为大学学习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同时也为深化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受美国大学先修项目的启发,但中美大学先修课在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必须从跨学科的视角加以审视[2]。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针对高三年级已经获得保送大学资格的优秀学生,开设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四级》《C++语言设计》等大学先修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任教,开启了我国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历史序幕。2013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在学校考试研究院支持下开出首批“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re-University Courses,简称AC),即在全国部分中学选修课体系内开设高级学术课程,包括《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通史(古代部分)》;秋季学期,新增了《计算机概论》和《地学》。此后几年,在中国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下,《高等数学》《信息科学》《外语》等部分大学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冯用军1,2,朱立明2【摘要】【摘要】大学先修课程始于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大学先修项目,其60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起步较晚,在快速成长中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全面推广缺乏系统条件、高考评价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学分通用认可度亟待提升、溢出教育马太效应需警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rq005jf7444p5c1cp2i5zpak1cssx00d9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