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度
分析【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增强人民体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的空间,健康中国建设为大健康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医保体系、逐年提高医保补助标准、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等,都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
时间 文件 《健康中国 2020 戓略研究报告》 内容及意义 未来8年将推出涉及金额高达4000亿元的七大医疗体系重大项目,其中1090亿用在县级医院 将“健康服务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要求力争到2020年,把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从现在的2万亿元提高到8万亿元以上 2013 2013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4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为推动医疗批程序》 器械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14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增加了很多支持行业发展的内容积极推动理条例》 医疗器械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创新 2014 卫计委启动首批国产医选择数字化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疗设备遴选 断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种基本医疗设备为第一批遴选品目, 给国产医疗器械行业释放积极信号。 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2015 《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对行使知识产权构成的非价格垄断协议和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2015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国内医院投资的各模式特点及发展阶段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作出规定。
卫生总费用占 GDP 比例变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家庭因病返贫,医患纠纷时现报端,城市医院人满为患,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举步维艰,同时,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等也成为重大健康隐患,对保障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压力。
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数量变化情况
各类医疗机构病床使用情况
这使得当前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卫生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仍然较差,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药物政策在制定、调整等方面仍存在滞后或缺失,执行力度也不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亚健康等趋于增多。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
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地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
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为此,除了应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还应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当前,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良好条件。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潜力体现在,一方面,我国除了存在大量的病人,亚健康人群规模也比较大,人口老龄化发展很快。以人口老龄化为例,我国从上个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人口接近2亿。2030年我国将迎来老龄化高峰,老龄人口将超过3亿,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2000-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在庞大的人口数量、老龄化加剧、技术突破、互联网+、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到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总规模突破8万亿元完全可期。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可以提高人们体质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让庞大的老龄人口变成扩大内需、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在我国,人们治病意识强,防病意识弱、保健意识差;大健康概念尚未普及,健康产业发展滞后。比如,在预防方面,国内健康管理企业大都还处于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网络服务、产品推广等初级业态,运营模式亟须创新;在治疗方面,生物医药虽然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发展面临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制约;在保健方面,尚缺乏统一标准和认识,资源分散,良莠不齐,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们有着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传统,讲究“药食同源”,注重治防并举、养疗结合。应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广中医药标准和适宜技术,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旅游等特色服务。保护和促进民族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