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加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就业机会,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二是通过农村工业化,为乡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是通过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创造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认为,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农业内部就业深化,是我国近中期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
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显著。80年代初期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但是,进入90年代后,由于乡镇企业的外部约束(如政策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等)趋紧,内部管理机制中落后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发展速度趋缓,而且吸收劳动力速度也明显下降。比如1984-1990年,乡镇企业单位数年均增长20.4%,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0.1%,1991-1994年则分别为9.3%和7.7%。1984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原值1444元,固定资产净值1119元;到1994年,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原值5503元,占用固定资产净值4324元,分别提高2.8和2.9倍。可见,仅仅依靠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已经越来越大,并且在内部正效应趋小的同时,外部付效应正在呈增大趋势。同时,我国的城镇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极为有限,90年代初期起逐年趋紧的“民工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与这两种现象不同的是,一些发达地区近几年来依靠市场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及其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关联产业群,在局部地区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现象上与托达罗的理论不谋而合。因而,我们认为,在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和产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着眼点应在农业内部。从各种现象分析,从主要在农业内部就业到再次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间大约要10-15年。 二
(2)占用耕地比重最大。粮食是城乡居民的第一生活必需品,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市场情况看,我国的粮食都不大可能大份额依靠国际市场,必须基于自给,而我国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均耕地仅有1亩多一点,耕地的主要部分不得不用于生产粮食。1994年,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约为耕地总面积的3/4。
所谓劳动密集型农业主要指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它们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上。进入90年代以后,农户收入中农业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这里的农业主要指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而不是指粮食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1994年在农户的农业收入中,粮食收入仅占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