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 成与表征 学 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年 级 20xx级 专 业 化学(师) 班 级 xxxxxxx学 号 xxxxxxxxxxx 姓 名 xxx
校导师 xxx 职 称 xxx 校外导师 职 称
. 可修编.
.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主要研究对象为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pounds,简称配合物) 。50年代以来以其与有机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相结合为特点,开始了无机化学的复兴时期,从而在实际上打破了传统的无机、有机和物理化学的界限,进而成为各化学分支的结合点。在众多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以其花样繁多的价键形式和空间结构,在化学键理论发展、配合物性能等多样性方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随着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的相互交叉,不断发展,配位化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再作为无机化学的边沿科学,突破传统配位化学概念,成为一门独立的化学分支而活跃于化学科学领域。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所涉及围比较广,实际应用也是比较多,包括在农药、医药以及材料方面等。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多个N原子,N原子能与金属进行配位,形成σ配位络合物,另外,对于绝大部分的含氮杂环是具有芳香性的,对于研究π络合物(如茂金属等),是具有很广的研究空间和很深的研究价值的。 四唑及其衍生物具有高氮含量、高生成焓、易于实现氧平衡、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目前对于多氮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成为了国际含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如作为高能钝感炸药、火箭推进剂、气体发生剂以及焰火剂等。同时由于其分解产物为清洁的氮气,因此多氮化合物被称为“绿色含能材料”。此外, 四唑类及其衍生物在各种功能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可作为碳化氮纳米材料的前驱体;部分四唑类化合物还可用作生 . 可修编.
. -
物医药材料、农药材料等;结构中的氮原子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还用于合成结构新颖的功能配合物材料。 理论上多氮化合物中直接相连的氮原子数目越多, 生成焓越大, 分解产物中清洁N2所占比重也越大。 本次课题所选用的咪唑二四唑配体是典型的氮杂环化合物,基于文献的检索,发现含氮杂环的配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在材料、医学、药学等科学领域显示出应用前景,本课题研究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重点对配体的配位方式,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条件,晶体生成方式进行探究,并对其晶体所具有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存在的潜在应用价值前景,对促进配位化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容(论文提纲): 本课题用咪唑二四唑与 Mg(II)、Ca(II)配位形成新型金属配合物。开展含氮杂环配体的功能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不仅能丰富配位化学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能为这类化合物在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打基础。 1、咪唑二四唑与Mg(II)、Ca(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溶剂扩散法、挥发法、水热法等。 2、反应条件的研究:①Mg(II)盐、 Ca(II)盐的种类和用量 ②配体的用量及溶剂的种类和用量 ③不同的反应时间。 ④不同的pH; ⑤ 不同的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 3、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仪器分析手段对所得配合物进行表征。 4、分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分析研究,对分子自组装的本质和规律做探讨 . 可修编.
. -
和分析,开拓创造新的分子物种。 5、研究配合物的潜在物理及化学性质,如荧光,热稳定性,催化性质等。 . 可修编.
. -
三、文献检索及参考文献目录(列明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名称及检索策略,参考文献至少15篇以上): 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名称: 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科学院、ACS(美国化学会)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德国Wiley数据库等。 文献检索策略:在数据库中查找配合物、氮杂环配合物、咪唑二四唑等文献。 [1]徐志固. 现代配位化[M], : 科学工业,1987. [2]游效曾,孟庆金,万书.配位化学进展[M].:高等教育.2000. [3]为银,配位化学(第一版)[M],化学工业,2004. [4]郭宝章.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A.Werner[J]. 化学教育, 1981, (6): 37. [5]A.Q.Wu,S.H.Wang, F.K.Zheng, etc.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of a dual-emissive zinc(II)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an in-situ generated tetrazole derivative and benzenetetracarboxyli[J].Inorganic Chemistry munications.2009.1(6):20-22. [6]Q.Gang, W.G.Zhang, Y.Dai,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5-substituted 1H-tetrazoles catalyzed by graphene[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09.02(158):1149-1155. [7]Bozkurt Ayhan ,Sinirlioglu Deniz , Muftuoglu Ali Ekrem , Novel 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 based on poly(vinyl phosphonic acid) and poly (5‐(methacrylamido)tetrazole)[J].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10.05(18):260-269. [8]Kanagathara N , Disli A , Saglam S ,etc.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5-(benzylthio)-1-cylopentyl-1H-tetrazole[J].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4.07(071):1011-1018. [9]Organic Chemistry; Reports Outline Organic Chemistry Study Findings from . 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