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分解的实验探究。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烧瓶B中盛有饱和NH4Cl和饱和NaNO2混合液(常用于实验室制N2),干燥管C1中装有碱石灰。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3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观察到E1、E4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则E3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中有2个酒精灯,先点燃A1,一段时间后,熄灭A1,关闭止水夹a,再点燃A2,待D中的样品充分反应后,再次打开止水夹a,点燃A1,则第二次点燃A1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抽滤和洗涤。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洗涤操作只需考虑一次):
开抽气泵→a→b→d→______→c→关抽气泵。
a.转移固液混合物;b.关活塞A;c.开活塞A;d.确认抽干;e.加洗涤剂洗涤 抽滤和普通过滤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为探究(NH4)2Cr2O7(摩尔质量为252 g·mol)的分解产物,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5.040 g样品进行实验。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依然要通一段时间的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D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中残留物为Cr2O3、B中质量的变化为1.44 g,写出重铬酸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球形)干燥管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将装置内空气排尽 (3)将A中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赶入B中,防止产生实验误差
△Cr2O3+N2↑+4H2O (4)(NH4)2Cr2O7=====
4.氮化钙(Ca3N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通常条件下为棕色易水解的固体。某小组在实验
室制备氮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1)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下列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字母,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2)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装置A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如图装置替代上述流程中A的作用,请补充以下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先点燃装置________处酒精灯,再点燃装置________处酒精灯,反应一段时间;
③先熄灭装置________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________处酒精灯,最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氮化钙中含有未反应的钙,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 5.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
(1)使图中装置Ⅱ产生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中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2+2-
6.通过Fe和C2O4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和C2O4的还原性强弱。 资料:Ⅰ.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Ⅱ.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
3-3+2--21
[Fe(C2O4)3]??Fe+3C2O4 K=6.3×10
Ⅲ.FeC2O4·2H2O为黄色固体,溶于水,可溶于强酸。 操作 现象 -1在避光处,向10 mL 0.5 mol·LFeCl3溶液-1中缓慢加入0.5 mol·LK2C2O4溶液至过量,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
(1)取实验中少量晶体洗浄,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C用于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因此装置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Ⅰ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Ⅱ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Ⅲ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2)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的。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该现象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土法酿造葡萄酒(只加糖的纯天然酿酒法)容易出问题,有报道说,喝了自制葡萄酒差点失明。主要原因是发酵过程产生的菌种难以控制,多达百种,且产生对神经有毒的甲醇等物质。科学酿酒加SO2等辅料,我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残留量≤0.25 g·L-1
。
(1)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硫的氧化性。
充入气体前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关闭旋塞1和2;按上图充入气体,连接装置。打开旋塞1,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瓶和B瓶的体积相等,恢复到常温,打开旋塞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A瓶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环保角度,利用上图装置设计探究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最佳方案。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 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说明SO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溶液,操作如(1)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热点特训: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三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