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知识图谱实现教育资源聚合的研究
作者:楚肖燕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7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能够让学习者更便捷地接触到学习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孤岛”、“信息迷航”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知识图谱、信息可视化、教育资源聚合等概念进行详细的剖析和研究,探讨了知识图谱对于教育资源聚合的意义,并且针对该研究的应用落地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更好地组织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进一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知识图谱;信息可视化;教育资源聚合;教育现代化 一、引言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要求[1],强调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尽管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数量较为充足,但其质量和使用情况不容乐观[2],海量的教育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整合,给学习者带来了“信息迷航”、“信息孤岛”等问题。越来越的研究者开始探索资源的重合和再组织方式,知识图谱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形式。本研究将对各种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有效表征方式,依托知识图谱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聚合。 二、理论分析 1.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并是在对语义网标准与技术的扬弃中产生的[3],Google公司于2012年5月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4]。本质上,知识图谱可以理解为一种语义知识库,通过符号的形式对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关系进行描述,以结构化、可视化表征出来。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的三元组,实体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是一种有效的资源组织和知识可视化表现形式。 2.信息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作为学术术语最早于1987年2月第一次提出[5],经历了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以及知识可视化四个发展阶段[6]。知识图谱是信息可视化的一个分支,帮助实现知识可视化,即利用数据挖掘等知识发现方法,将知识的构成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可视化的形式表征出来[7]。知识的可视化表征可以通过视觉的特殊表现形式,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