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复习要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物流的定义(P3)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2. 物流系统设计的六个作业目标(P11)

快速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质量、生命周期支持。

3. 企业物流的构成(四个)(P18)

采购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退货物流

4. 影响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决策的因素(六个)(P22)

① 满足过程的要求,以避免互相交叉和迂回运输,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生产费用。 ② 生产联系和协作关系密切的单位应相互靠近布置。 ③ 充分利用现有的运输条件。

④ 按照生产性质、防火和环保要求,合理划分厂区。 ⑤ 在考虑防火和卫生条件下,总平面布置应力求占地面积小。 ⑥ 工厂布置应考虑有扩建的余地。

5. 设施规划设计数据(简答)(P23—P34)

(1) 生产部门:BOM、工艺路线图、装配/操作工艺图表、操作顺序表 (2) 产品设计部门:产品设计资料——分解装配图、零件图、零件明细表; 工艺流程信息:工艺路线

(3) 管理:流程设计——生产多少 ,什么时候生产;库存

6. 设施选址考虑的因素(P39) 1) 经济因素

①运输条件与费用,②原料供应条件 ,③动力、能源的供应条件,④市场条件,⑤劳动力条件,⑥建筑成本 2) 非经济因素

①政治因素,②社会因素,③自然因素,

7. 重心法(P48)——P49例2-2

8. 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和内容(P59)

含义: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运等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内容:工厂总体布置和车间布置。

工厂总体布置包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室、露天作业场地等各种作业单位和运输线路、管线、绿化及美化设施的相互位置,同时应解决物料的流向和流程、厂内外运输的链接及运输方式。

车间布置设计应解决各生产工段、辅助服务部门、储存设施等作业单位及工作地、设备、通道、管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同时应解决物料搬运的流程及运输方式。

9. 设施布置原则(P60)

① 符合工艺过程的要求 ② 最有效的利用空间 ③ 物料搬运费用最少 ④ 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

⑤ 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 ⑥ 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10. 设施布置基本形式(P60)

①工艺原则布置,②产品原则布置,③固定工位布置,④组成技术布置

11. 设施布置的基本流动模式(问答)(P62)

①直线型②L型③U型④环型⑤S型

对于生产、储运部门来说,物料一般沿通道流动,而设备一般也是沿通道两侧布置的,通道的形式决定了物料、人员的流动模式。选择车间内部流动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车间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常常由于外部运输条件或原有布置的限制,需要按照给定的入、出口位置来规划流动模式。实际流动模式常常是由五种基本流动模式组合而成的。新建工厂时可根据生产流程要求及各作业单位之间物流关系选择流动模式,进而确定建筑物的外形及其尺寸。

12. 系统布置设计五要素(P76)

①P—产品(材料);②Q—数量(产量);③R—生产路线(工艺过程顺序);④S—辅

助部门(包括服务部门);⑤T—时间(时间安排)

13. SLP模式图(P78)

14. 系统布置设计(SLP)通过物流分析绘制工厂布置图(P78—P96)

15. 物料活性系数α(P115)

物料活性系数α是一种度量物料搬运难易程度的指标,是物料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α的等级一般分为五级。α值越高,物料流动越容易,所要求的工位器具投资费用及其工位器具所消耗的费用水平越高。系统设计时,不应机械地认为越高越好,应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物料活性系数。

16. 物料搬运路线(P116):直达型,渠道型,中心型 物料搬运方法是物料搬运路线、搬运设备和搬运单元的总和。

17. 物料的主要特征(P124) 1) 物理特征

① 尺寸。长、宽、高

② 重量。每运输单元重量或单位体积重量(密度) ③ 形状。扁平的,弯曲的,紧密的,可叠套的,不规则的等 ④ 损伤的可能性。易碎、易爆、易污染、有毒、有腐蚀性等

⑤ 状态。不稳定性、粘的、热的、湿的、脏的、配对的等 2) 其他特征

① 数量。较常用的数量或产量(总产量或批量) ② 时间性。经常性,紧迫性,季节性 ③ 特殊控制。政府法规、工厂标准、操作规程

18. 对系统布置的分析(P126)

① 每项移动的起点和终点。(提取和放下的地点)具体位置在哪。

② 哪些线路及这些线路上有哪些物料搬运方法,是在规划之前已经确定了的,或大体上做出了规定。

③ 物料运进运出和穿过的每个作业区所涉及的建筑特点是什么样的。

④ 物料运进运出的每个作业区内进行什么工作,作业区内部分已有的(或大体规划的)安排或大概是什么样的布置。

⑤ 当进行某个区域的搬运分析时,应该先取得或先准备好这个区域的布置草图、蓝图或规划图,这是非常有用的。

总之,最后确定搬运方法时,选择的方案必须是建立在物料搬运作业与具体布置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19. 各项移动的分析(P126)

在分析各项移动时,需要掌握的资料包括:物料(产品物料类别)、线路(起点和终点,或

《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复习要点

1.物流的定义(P3)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2.物流系统设计的六个作业目标(P11)快速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质量、生命周期支持。3.企业物流的构成(四个)(P18)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rd383fb1q8mpoj7ocb09o8y29wtcx00z1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