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习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第四章 学习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C、“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D、法律的产生 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C、“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D、法律的产生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
A、社会意识 B、人民大众 C、生产实践 D、风俗习惯 4、(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语言 C、国家 D、上帝
5、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道德的( )。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以上都不是 6、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是道德的( )。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以上都不是 7、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道德的( )。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以上都不是
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的体现。
A、文明礼貌 B、正直无私 C、谦虚谨慎 D、敬业好学 9、古代先哲主张“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哲们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古人还根据“和为贵”的主张,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B、乐群和贵,强调人际和谐 C、励志自强,崇高精神境界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10、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勤俭自强 B、团结友善 C、爱国守法 D、明礼诚信 11、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无节”、“士可杀不可辱”等思想,他们强调的是要( )。
A、树立价值的意识 B、树立荣辱的意识 C、树立生死的意识 D、树立名利的意识
12、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 ),因为这种观点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
A、历史虚无主义 B、全盘复古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以上都是 13、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 ),因为这种观点是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
A、历史虚无主义 B、全盘复古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以上都是 14、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A、五四运动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 )之一,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 )。
A、条件;成果 B、成果;条件 C、渊源;发展 D、发展;渊源
16、中国革命道德的灵魂是( )。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17、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