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3、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1.赋税制度

(1)赋税的地位: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 的主要来源。

(2)古代赋税制度的特点:a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 和 有所不同。(如“泰半之赋”)

b赋税名目很多:田亩税和人头税(主要形式);杂税;各种附加税;临时性的征收等

重点:理解和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难点:1、理解中国古代依存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2、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3、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知识梳理】

1、起源:神农氏的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实行 的成功实践。

2、规模性农耕经济形成:(1)时间 ,黄河流域种植 长江流域种植 3、地位:(1)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占主导地位,立国之本。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一)概况:

1、“ ”的原始阶段。原始山林中,西汉时期的中国南方在耕种前 、耕种后 的耕作方式,效果上广种薄收。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 技术和 工具。 3、汉代农耕生产逐渐进步

① 逐渐普及全国, 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②出现便于中耕的 、便于收获的 、播种工具 。 ③东汉时,出现一牛挽犁。 4、唐朝时期: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 。

(二)影响:1积极性: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升,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 为主,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 (一)中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变迁

1.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形成原因: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生产力的进步。 (2)特征: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3)主要类型:①国家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1、造成的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有,土地高度集中

2、带来的影响: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影响了国家税收;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危及王朝的统治。

3、作出的尝试:①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社会矛盾。②农民阶层爆发起义,提出了“平均”的口号。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一)概况:

2、沉重的力役;(1)含义: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形式:①一是为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而服事徭役;②二是服兵役③三是各种杂役;

(二)影响

1、农民的沉重负担,使农民破产失去土地 2.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

1、水利的地位: 早期水利著作: ;

2、成就:(1)大禹治水并发展了 (2)战国时期, 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 工程(3)汉代,关中地方 具有合理的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关中农民创造了“ ”。 治

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

3、灌溉工具:隋唐五代时期: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宋代时期:水转翻车;明清时期:风力水车。 六、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防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持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持续向前发展。 【课程探究】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课程作业】

1.“丑旧寅新宏图展,牛归虎跃春意浓”,是某人为2010年春节编写的楹联,其中的“牛”“虎”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C.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点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动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主要是指 (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持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4.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3、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1.赋税制度(1)赋税的地位: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的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qkw8162ht8mqar1rud16ehs64cxmy011y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