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施工员考试建筑测量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建筑测量习题 单选题

1、下列是高程测量所用仪器为( b )

A 经纬仪 B 水准仪 C钢尺 D 激光垂直仪 2、下列是角度测量所用仪器为( a )

A 经纬仪 B 水准仪 C钢尺 D 激光垂直仪 3、下列是距离测量所用仪器为( c )

A 经纬仪 B 水准仪 C钢尺 D 激光垂直仪 4、对于地势起伏通视条件比较好的施工场地可采用( a ) A三角网 B 导线网 C 建筑方格网 D 建筑基线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

(1)施工平面控制网 施工平面控制网可以布设成三角网、导线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四种形式。

①三角网 对于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可采用三角网。 ②导线网 对于地势平坦,通视又比较困难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导线网。

③建筑方格网 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 ④建筑基线 对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基线。

5、对于地势平坦,通视又比较困难的施工场地,可采用( B ) A三角网 B 导线网 C 建筑方格网 D 建筑基线

6、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 C ) A三角网 B 导线网 C 建筑方格网 D 建筑基线 7、对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可采用( D ) A三角网 B 导线网 C 建筑方格网 D 建筑基线

9、 轴线向上投测时,要求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超过( b )mm A 10 B 5 C 15 D 20

轴线向上投测时,要求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超过5mm,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 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

30m<H≤60m时,10mm; 60m<H≤90m时,15mm; 90m<H 时,20mm。

10、轴线向上投测时,30m<H≤60m,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 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 a )

A 10 B 5 C 15 D 20

11、轴线向上投测时,60m<H≤90m,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 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 c )

A 10 B 5 C 15 D 20

12、轴线向上投测时,90m<H ,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 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 d )

A 10 B 5 C 15 D 20

13、下列哪项不是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内容有(d ) A 施工前建立与工程相适应的施工控制网 B建筑物放样与构建设备安装测量 测定D 检查与验收C

测定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地球表面的地物(房屋、道路、河流、桥梁等人工构筑物体)和地貌(山地、丘陵等地表自然起伏形态)的位置,按一定比例缩绘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14、下列不是建筑基线布置形式的有( c )

A “一”字形、B “L”形、C “Y”字形 D “十”字形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施工场地地形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布设形式有“一”字形、“L”形、“十”字形和“T”形。

1)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2)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3)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连系。

4)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15、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 c )个 A 1 B 2 C 3 D 4

16、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 a ),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 D 任意

17、基线点位应选在( A )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A 通视良好 B 互不通视 C 垂直 D 任意

18、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 A ) A 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B 临时混凝土桩 C 临时水准点 D 永久水准点

19、建筑方格网是由( a )组成的且与拟建的建(构)筑物主要轴线平行的施工控制网。 三角形D 菱形C 五边形B 正方形或矩形A

20、建筑方格网中 等级为一级 边长在100---300 测角误差( ) A 10″ B 20″ C 5″ D 8″

21、建筑方格网中 等级为二级 边长在100---300 测角误差( ) A 10″ B 20″ C 5″ D 8″

22、建筑方格网中 等级为一级 边长在100---300 边长相对中误差( ) A 1/20000 B 1/30000 C 1/10000 D 1/40000

23、建筑方格网中 等级为一级 边长在100---300 边长相对中误差( ) A 1/20000 B 1/30000 C 1/10000 D 1/40000 24、施工水准点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 a )的 A 高程 B 距离 C 角度 D 坐标

施工水准点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高程的。为了测设方便和减少误差,施工水准点应靠近建筑物。此外,由于设计建筑物常以底层室内地坪高±0标高为高程起算面,为了施工引测设方便,常在建筑物内部或附近测设±0水准点。±0水准点的位置,一般选在稳定的建筑物墙、柱的侧面,用红漆绘成顶为水平线的“▼”形,其顶端表示±0位置。

25、建筑物常以底层室内地坪高( A )标高为高程起算面 A ±0 B ±1 C ±2 D ±3

26、 总平面图可以查取或计算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之间水平尺寸和( a ) A 高差 B 距离 C 角度 D 坐标

1)总平面图,从总平面图上,可以查取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

2)建筑平面图 从建筑平面图中,可以查取建筑物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的基本资料。

3)基础平面图 从基础平面图上,可以查取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平面尺寸,这是测设基础轴线的必要数据。

4)基础详图 从基础详图中,可以查取基础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这是基础高程测设的依据。 5)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 从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可以查取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是高程测设的主要依据。

27、 从基础详图中,可以查取基础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这是基础(a)测设的依据。 A 高程 B 距离 C 角度 D 坐标

28、轴线控制桩一般设置在基槽外( a )处、打下木桩,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

A 2~4m B 4--5m C 6---8m D 8---10m

轴线控制桩一般设置在基槽外2~4m处,打下木桩,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出轴线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桩

29、固定龙门板的木桩称为( b )

A 龙门板 B 龙门桩 C 角桩 D 水平桩

在小型民用建筑施工中,常将各轴线引测到基槽外的水平木板上。水平木板称为龙门板,固定龙门板的木桩称为龙门桩

30、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端,基槽开挖边界线以外( B )处,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竖直、牢固,龙门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 8---10m

D C 6---8m 2m ~1.5B A 2--4m

31、沿龙门桩上( A )标高线钉设龙门板,这样龙门板顶面的高程就同在±0的水平面上。然后,用水准仪校核龙门板的高程,如有差错应及时纠正,其允许误差为±5mm。 A ±0 B ±1 C ±2 D ±3 32、轴线钉定位误差应小于( A )。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33、最后,用钢尺沿龙门板的顶面,检查轴线钉的间距,其误差不超过( B )。检查合格后,以轴线钉为准,将墙边线、基础边线、基础开挖边线等标定在龙门板上。 A 1:1000 B 1: 2000 C 1:3000 D 1:4000

33、房屋基础墙是指( B )以下的砖墙,它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 A ±0.500m B ±0.000m C ±0.100m D ±1.000m

34、基础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也可检查防潮层)。可用水准仪测出基础面上若干点的高程和设计高程比较,允许误差为( b )。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35、基础皮数杆是一根木制的杆子,在杆上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 B )m和防潮层的标高位置

A ±0.500m B ±0.000m C ±0.100m D ±1.000m

36、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 b )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200mm×200 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吊线坠法或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

A ±0.500m B ±0.000m C ±0.100m D ±1.000m

37、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 A )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标志 A 500~800 B 300---400 C 200---300 D 100--200

38、基坑开挖深度的控制。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应在基坑四壁,离基坑底设计标高( A )处,测设水平桩,作为检查基坑底标高和控制垫层的依据。 A 0.5m B 0.6m C 0.7m D 1.0m

39、柱子安装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柱子中心线应与相应的柱列轴线一致,其允许偏差为( B )。 A ±10mm B ±5mm C ±15mm D ±25mm

40、牛腿顶面和柱顶面的实际标高应与设计标高一致,其允许误差为( a ), A ±(5~8mm) B ±(6--10mm ) C ± (15---20mm ) D ±( 2--5mm)

41、牛腿顶面和柱顶面的实际标高应与设计标高一致,其允许误差为±(5~8mm),柱高大于5m时为( a )。

A ± 8mm B ± 10mm C ± 15mm D ±20mm 42、柱身垂直允许误差为当柱高≤5m时为(A ) A ±5mm B ±10mm C± 15mm D ± 2mm 43、柱身垂直允许误差,当柱高5~10m时,为( B ) A ±5mm B ±10mm C± 15mm D ± 2mm

44、柱身垂直允许误差,当柱高超过10m时,则为柱高的1/1000,但不得大于( D )。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45、柱身垂直允许误差,当柱高超过10m时,则为柱高的( A ) D 1:4000

C 1:3000 2000 :B 1A 1:1000 46、视线高程为后视点高程+( A )。

A 后视读数 B 仪器高 C 前视读数 D 高差 47、一条指向正南方向直线的方位角和象限角分别为( c )

A、90°,90°o B、180°,0°o C、0°,90°o D、270°,90°o

49、( A )就是已知一条边,测量若干个边长和夹角后又闭合到已知边的导线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平差后,可计算得到经过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A 闭合导线 B 附合导线 C 支导线 D 导线网

50、( A )是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或高度角)求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它观测方法简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是测定大地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 A 三角高程测量 B 高程测量 C 基平测量 D 水准测量

51、闭合导线按逆时针方向测量,则水平角测量一般观测( B )角 即( )角 A 左外 B 左内 C 右外 D 右内

在导线前进方向上,左面的是左角,右面的是右角 在导线前进方向顺时针转的是右角,逆时针转的是左角

52、水平距离放样一般有钢尺量距放养和( D )放样两种方法

A 皮尺量距 B 视距量距 C 目估量距 D 测距仪测距放样

53 ( A )指的是地面上各种有形物(如山川、森林、建筑物等)和无形物(如省、县界等)的总称

A 地物 B 地貌 C 地形 D 等高线 地形分为 地物 和 地貌 ,

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构筑的有明显轮廓的物体称为 地物 。 地球表面的高低变化和起伏形状称为地貌。

54、比例尺为( B ) 比例精度为( )

A 1:1000 50mm B 1:500 50mm C 1:5000 500mm D 1:500 500mm 55、导线坐标闭合差调整方法( B )

A.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分配 B.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C. 反符号按角度数量分配 D. 反符号按边数分配 56、经纬仪安置的步骤应为( B )

1 调节光学对中器 2 初步对中 3、锤球对中 4、精确对中 5、精确整平 A 1--2--3--4--5--6 B 1--2--4--5--6 C 3--2--4--5--6 D 2--3--4--5--6

57、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 A )

A 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B 视准轴水平 C 园气泡居中 D 横轴水平 58、四等水准测量视距长度规范要求不大于( c ) A 50m B 75m C 80m D 100m 59、一对普通水准尺的红面尺底分划为( A )

A 4.687m,4.787m B 0m, 0m C 4687mm 4786mm D 4687mm,4687mm 60 ( B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地球表面的地物(房屋、道路、河流、桥梁等人工构筑物体)和地貌(山地、丘陵等地表自然起伏形态)的位置,按一定比例缩绘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控D 测绘C 测定B 测设A 61、测量工作基准线( B )

A 法线 B 铅垂线 C 大地线 D 水平线 62、关于测量坐标和数学坐标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测量的平面坐标横轴是x轴,纵轴为y轴 B 数学坐标系的象限是顺时针排列的

C 数学坐标系中平面三角学公式,只有通过转换后才能用于测量坐标系 D 在测量坐标中 一般用纵轴表示南北方向 横轴表示东西方向 63、某AB段距离往测为100.50m 返测为99.50m 则相对误差为(C ) A 0.995 B 1/1000 C 1/100 D 0.01

64、只反映平面位置而不反应地表起伏的土称为( C ) A 地形图 B 地图 C 平面图 D 立体图

平面图定义: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的这种图。 多选题

1、施工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内容有( ABCE ) A 施工前建立与工程相适应的施工控制网

2014施工员考试建筑测量习题

建筑测量习题单选题1、下列是高程测量所用仪器为(b)A经纬仪B水准仪C钢尺D激光垂直仪2、下列是角度测量所用仪器为(a)A经纬仪B水准仪C钢尺D激光垂直仪3、下列是距离测量所用仪器为(c)A经纬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qicm5vvsr9vfqx3d4pq7px008twlp015b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