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
1. 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为 通讯 , 运输 , 医疗 。
2. 各种抢救药品、物品要实行“四定”,是的指 定数量 , 定地点 , 定人管理 , 定期检查 。如无禁忌证,应将ICU病床抬高 30-40 度。 3. 急诊护理评估分两个阶段 初级 评估与 次级 评估。
4. 初级评估的目的是 快速识别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 。 5. 次级评估的目的是 识别疾病与损伤的指征 。
6. 心搏骤停可由以下4种心律失常引起: 室颤 ,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 无脉性电活动和停搏 。
7. 完整的CPCR包括 胸外按压 , 开放气道 , 人工呼吸 三个阶段。
8. 心血管急救生命链包括以下5个环节: 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 快速除颤 ,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 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 。
9. 基础生命支持关键步骤包括: 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 早期心肺复苏 ,
快速除颤终止除颤 。
10. CPR的基本程序是C-A-B,分别指 胸外按压 , 开放气道 , 人工呼吸 。
11. 当病人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叹息样呼吸时,应立即 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并即刻开始
CPR 。
12. 专业急救人员,应在 10s内 ,内判断患者有无反应,同时快速检查有无呼吸。 13. 专业急救人员 10s内 秒内不能明确触及大动脉搏动,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14. 成人胸外按压部位为 胸部正中,胸骨的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之间的胸骨处 ,按压频率为 100-120次/分 ,按压的深度为 5-6cm ,按压与通气比为 30:2 ,按压中断的时间不能超过 10s 。(以2015版指南为准)
15. 单人心肺复苏时,成人的按压/通气比例为 30:2 (以2015版指南为准) 16. 双人心肺复苏时,成人的按压/通气比例为 (以2015版指南为准)
17. 单人心肺复苏时,儿童和婴儿的按压/通气比例为 30:2 ,按压深度为 4~5cm 。(以2015版指
南为准)
18. 双人心肺复苏时,儿童和婴儿的按压/通气比例为 15:2 。按压深度为 4~5cm 。(以2015版
指南为准)
19. 对于颈部没有损伤的病人,开放气道选用 仰头抬颌 法,有损伤者选用 托颌法 法。 20. 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持续 1s以上 秒。 21. 球囊面罩通气的频率为 10-12次/分 。
22. 单纯CPR通常不能终止室颤,终止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 除颤 。
23. 对于院内发生的心搏骤停,从室颤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 3 分钟,并且应该在等待除颤仪过程中进行 心肺复苏 。
24. 除颤之后应该立即给予 5个循环30:2的高质量CPR(2分钟) ,接着再检查脉搏和心率,必
要时再次除颤。
25. 除颤两电极板之间距离应超过 10 cm,如病人带有植入性起搏品,应避开起搏器至少 10 cm。 26. 抢救患者时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静脉通路 。CPCR的首选药物为 肾上腺素 。对CPR、电除颤
和肾上腺素无反应的室颤和室速,首选药物为 碘胺酮 。
27. 口咽通气管不可用于 清醒或半清醒的患者 ,因为其可能刺激 引起恶心和呕吐 ,甚至 喉痉挛 。
28. 当PETCO2 <10mmHg时,提示 血流非常小 ,当PETCO2 突然增加至40mmHg左右时,提示
恢复自主循环 。
29. 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可给予高浓度或100%氧气吸入,一旦患者出现ROSC,应调节氧流
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或等于 94% ,避免体内氧过剩。
30. 为保护大脑功能,对复苏后病人采取低温治疗,常将其体温降至 32-34 ℃,持续 12-24 小时。 31. 一旦从水中救出,对反应和无呼吸的淹溺者应立即 心肺复苏
32. 可迅速倒出淹溺者呼吸道、胃内积水的方法有 膝顶法 , 肩顶法 , 抱腹法 。 33. 清除胃肠道未吸收毒物的方法有 催吐 , 洗胃 , 导泻 , 灌肠 等
34. 铅中毒解毒剂为 依地酸钙钠 ;亚硝酸盐中毒解毒剂为 小剂量亚甲蓝 ;苯二氮卓类中毒
拮抗药为 氟马西尼 ,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为 纳洛酮 。 35. 有机磷杀虫药的中毒机制主要为 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 。 36.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可用药物 阿托品 对抗
37. 正常人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为 100% ,降至 70% 以下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 38. CO中毒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为 血液COHb测定 。
39. 海氏手法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抢救食物、异物卡喉所致窒息的抢救方法。
40. 除颤的适应证主要是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双向波除颤仪选
择能量通常为 120-200 J ,单身波除颤能量为 360J 。
41. 加压止血包扎适用于 小动脉 中,小静脉 毛细血管 出血。将无菌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用手施加压力,一般需要持续 5-15 分钟才可奏效。
42. 人工气道护理的重点是 脱管 气道阻塞 和 气道损伤 。 43.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s 。 44. 血液净化常用的方法包括: 血液透析 血液灌注 血浆置换 。45. 急诊运转模式:独立自主型 半独立型 轮转型。46.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常见类型:常见急诊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灾难批量伤员的应急预案。
47. 急诊科的任务:急诊急救,教学培训,科研,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
三、名词解释
1.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
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
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既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是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3.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
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既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4.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病人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
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 5. 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
次序,使病人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
6.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7. 室颤(VF):是指心室发生无序的激动致使心室规律有序的激动和舒缩功能消失其均为
功能性的心脏停跳是致死性心律失常。
8. 无脉性室性心律失常(VT):心电图特征为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率基本规则,但大动脉没有波动。
9.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
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10. 心肺脑复苏(CPCR):脑复苏是心肺功能恢复后,主要针对保护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的治疗,其目的是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加强对脑细胞损伤的防治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此过程决定病人的生存质量。
11. 基本生命支持(BLS):1.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2.尽早进行心肺复
苏,着重于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 12.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
术,建立和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建立静脉通路并必要的药物治疗,改善并维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疾病的一系列治疗措施
13. ETCO2 :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ETCO2)的监测可反映肺通气,还可反映肺血流。在无
明显心肺疾患且V/Q比值正常时。ETCO2可反映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正常ETCO2为5%相当于5KPa(38mmHg)。
14. ROSC(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成功:是指急诊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
术(CPR)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超过24小时。ROSC成功率是指ROSC成功总例次数占同期急诊呼吸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总例次数的比例。同一患者24小时内行多次心肺复苏术,记为“一例次”。
15. 中暑: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条件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
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又称急性热致疾患。
16. 热射病:当机体以失盐为主或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肉
痉挛,发生热痉挛,表现为肌肉阵发性痉挛伴收缩痛。
17.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
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是使机体处于危机状态。
18. 湿性淹溺: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19. 干性淹溺: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痉挛导致
窒息。
20. 电击伤:俗称触电,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
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超过1000V(伏)的高压电还可引起灼伤,闪电损伤(雷击)属于高压电损伤范畴。
21. 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超量进入人体而造成组织、器官器质性
或功能性损害。
22. 人工气道:是指运用各种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
有效连接,以保证气到通畅,维持有效通气。
四、简答题
1. 哪些情况属于急诊科的就诊范围?
答:①急性起病:外伤,急性过敏性疾病,各种急性疼痛,高热,大出血;②各类休克;③心肺脑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④昏迷,⑤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或食管中有异物;⑥可疑烈性传染病;⑦中毒,中暑,自杀,淹溺,触电;⑧其他经检医人员认为符合急诊抢救条件者。
2. 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是什么?
答: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包括各种急危重症需紧急处理的病人,包括但不仅限于一下急诊病人:①各种急危重症病人: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的生命垂危者。②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病人。③批量病人,如外伤、中毒等。 3. ICU为什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答:主要原因有:1病人病情危重,病重复杂;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强;危重病人相对集中;各种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多重耐药菌在ICU常驻。 4. 请简述急诊的V级分诊法。
答:I级-危殆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及紧急救治,有生命危险。须立即将病人送到
抢救室进行抢救与治疗。
II级-危急 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临界值正常,但可能迅速发生变化。须立即将病人送到抢救区域,在十五分钟之内给予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
III级-紧急 病情有潜在加重的危险,但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需要给予及时诊治。可暂时等候就诊,等待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
IV级-次紧急 急性发病但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没有严重并发症,可等待就诊,必要时给予治疗,病人等待时间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宜。
V级-非紧急 轻症,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病情不会加重,可安排病人在急诊候诊区等候,但等候时间以不超过四小时为宜,必要时给予治疗。 5. 简述急诊初级评估的内容。
答: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状况和暴露病人。 6. 简述检查成人颈动脉搏动的方法。
答:成人检查颈动脉,方法是示指和中指并拢,从患者的气管正中部位向旁滑移2-3cm,在
胸锁乳体积内侧轻触劲动脉搏动,时间不差过10秒。 7. 简述胸外按压病人摆放的体位和按压的姿势。
答:按压式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位置尽量低于心脏,使血液容易流向头部;操作者在患
者一侧,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胸骨两乳头连线处,另外一只手叠加在其上,两手手指交叉紧紧相扣,手指尽量向上,避免触及胸壁和肋骨,减少按压时发生肋骨骨折的可能性。按压者身体稍前倾,双肩在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臂绷紧伸直,按压时以髋关节为支点,应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
8. 院前急救时,什么时候可以终止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答①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②面色及口唇 复苏有效时,可见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③颈动脉搏动 如若按压停止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患者心跳恢复; ④神志 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
⑤自主呼吸出现 自主呼吸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人工辅助呼吸。
9. 引起心搏骤停的H’s 和 T’s分别为?
答:1心源性原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心肌病;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停
顿。
2非心源性原因:
a) 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 如气管异物,溺水,窒息等。
b) 严重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严重低血钾,高血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酸中毒,最终可引发心搏骤停。
c) 突然地意外事件 严重创伤,电击伤等。
d) 其他 低血容量,各种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 10. 中暑、淹溺、电击急救处理流程。
答:(1)1.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或20-25℃房间内平卧休息,脱去或解
松衣服。
2.降温 轻症者用凉水擦拭全身,直至体温降至38℃;可用扇子,空调帮助降温;口
服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体温持续在38.5℃,可口服水杨酸类解热药物。
(2)1.迅速将淹溺者救出水面 施救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抢救者应从淹溺者背后接
近,一手托着他的头颈,将面部托出水面。救护时应防止被淹溺者紧紧抱住。
2.畅通气道 ①倒水处理(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②迅速清除异物 3.心肺复苏 4.迅速运转
(3)1.迅速脱离电源(切断电源;挑开电线;拉开触电者;切断电线) 2.防止感染
3.轻型触电者 就地观察及休息1-2小时,以减轻心脏负荷,促进恢复。 4.重型触电者 对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1. 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答: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②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③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④特解毒剂
的应用; ⑤对症治疗; ⑥护理措施。 12. 简述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主要区别。 阿托品化 阿托品中毒 神经系统 意识清楚或模糊 谵妄,躁动,幻觉,双手昏迷 抓空,抽搐 皮肤 颜面潮红,干燥 紫红,干燥 瞳孔 由小扩大后不再缩小 极度扩大 体温 正常或轻度升高 高热,>40℃ 心率 ≤120次/分,脉搏快而有力 心动过速,甚至有室颤发生
13. 简述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
答:1.部位准确 止血带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
2.压力适当 止血带的标准压力为上肢250-300mmHg,下肢300-500mmHg。
3.下加衬垫 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应先用衬垫垫好再扎止血带,以防勒伤皮肤。
4.控制时间 上止血带的总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
5.定时放松 应每隔0.5-1小时放松一次,放松时可用指压法临时止血,每次松开2-3分钟,再在稍高的平面上扎止血带,不可再同一平面上反复缚扎。
6.标记明显 做好明显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以便后续救护人员继续处理。 7.做好松解准备 松解前要先补充血容量,做好纠正休克和止血用器材的准备。 14.ICU收治原则
答:ICU患者收治既要考虑使有救治价值的患者得到救治,同时又要避免浪费ICU资源,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②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③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④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15.ICU护士基本要求
答:(1)理论知识:熟悉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生理、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知识、ICU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熟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疾病的护理理论,考核合格。(2)专业技术: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包括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等。(3)其他:要求职业素质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身体健康,能胜任ICU高强度的护理工作。
五、案例分析
1.洪先生、李女士、邓先生拼车返乡,在高速路上发生车祸,急救人员到达时看到:洪先生右小腿明显肿胀变形,大喊疼痛;李女士右肩膀、肘处有大片擦伤渗血,但右上肢活动无受限,可自行行走。邓先生侧卧于地,面色苍白,无反应,体表无明显伤情。请问:
(1) 根据上述现场情况观察,你判断三人中谁的伤情可能更严重? (2) 对三名病人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答案:
2.周大爷,68岁,今晨随老年团外出登山旅游时感到胸部不适,加重2小时,自感胸部疼痛难忍,出冷汗,左肩左臂也明显疼痛,由导游和朋友送来急诊就诊。请问: (1) 作为分诊护士,应对周大爷进行哪些方面的紧急评估?
(2) 若评估时发现周大爷表情痛苦,大汗淋漓,而然苍白,血压80/50mmHg,P120次/分,R28次/分。按急诊5级分诊标准应归为哪一类?依据是什么? (3) 下一步救治程序是什么?
答:
3.患者,男,58岁,午夜2时以胸部不适加重1小时为主诉,在朋友陪同下到急诊科就诊,自述3天前在工地干活时手推车曾撞击胸部,当时检查无异常所见。现在旅游途中感到胸部疼痛难忍再次到急诊科就诊。
(1) 分诊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哪些评估?
(2) 如果评估发现患者呈痛苦面容,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90/60mmHg,脉搏120次/分。按五